1973年毛主席突然收到了一封举报信,这件事被周总理知道之后非常生气,那么周总理到底因为什么而发怒呢?这个信里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叶剑英在听说这件事后,也立刻下令要将这件事调查清楚,可见这封举报信是触怒了不少人的逆鳞。
在1949年建国后,中国的发展就进入了首个五年计划,而国家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农业劳动力上,这也是对国家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1955年,毛主席提出让广大的青年进行下乡劳动运动,而1965年这项运动也成为我党非常重视的工作,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各个地区就开始了下乡劳动运动。
莆田县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就动员全县的初高中毕业生去参加这场运动,李庆霖的儿子也在其中,随着知青去了大山里进行贫苦的劳动生活。当时政府的规定是,每个知青下乡都会有相应的待遇,第一年每月能够领到36斤的粮食,还有8元的生活费。
然而这个规定在执行了11个月后就停止了,这让在贫困山区生活的知青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想要生存都变得非常困难了,然而他们的工作却没有停止,这样的生活对于不少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如此一来知青的生活重担也就由家里人来负责。要知道,在城里生活的家人也有不小的负担,需要负责家里人的吃穿,而知青的生活也同样需要他们来承担,这样一来各种压力也让知青还有亲属的生活并不怎么好。
李庆霖的儿子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最初李庆霖还想着其他人也与自己家庭有着同样的困难,他也想着可以等等。不过时间在不断的流逝,知青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没有任何的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李庆霖看着这样的情况心里是非常着急的。
另外李庆霖儿子下乡劳动的地方不给他们安排住房,这就让他们无法将口粮准确的送到儿子的手里,从而让孩子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就因为吃不饱饭而累得病倒了,就算是这样也因为没有钱治病而出现更严重的情况,有的知青甚至因此而送命,这样的情况困扰知青对这项运动有了质疑。
李庆霖看着儿子如此折磨心里很不好受,而且他的等待也没有换来任何的转机,相反这样的境况却是无法改变的,最后李庆霖决定不再这么等下去了,开始了对权益的争取之路。最初他是去儿子工作的党公社去反映情况,可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
于是李庆霖就向莆田县的革命委员会反映情况,这个时候他是抱着很大希望的,不过依旧是让他失望而归,没有任何人来解决他的问题。李庆霖备受打击,不过他没有放弃继续向上面来反映知青所面临的困境,找到莆田区的民事组反映这个情况,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民事组也是满口答应却没有落实,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让李庆霖非常的气愤。
李庆霖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也许根本就无法解决,所以他需要另找出路才行,最后李庆霖就想到了告御状,不过他怕这件事会影响到自己的亲人,所以在写这信的时候,他不让任何人知道,而且将知青面临的问题都写进去了。
最后这封信在1973年送到了毛主席这里,毛主席看了信的内容心里很不好受,也给李庆霖回信了,并且还将自己的稿费寄去了三百元,解决李庆霖儿子如今面临的困境,同时还下令调查全国知青所面临的困境,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周总理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愤怒,表示一定会查清楚这件事,最后知青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