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保水虾仁”“非标电线电缆”“一次性卫生用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天津经开区迅速响应,自3月16日起开展全域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通过靶向检查、源头管控、普法宣传等多维度举措,有力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截至目前,区域内相关企业及场所均未发现被曝光的品牌产品。
严查“保水虾仁”,守护舌尖安全
聚焦冷冻虾仁“保水增重”乱象,经开区市场监管局重点检查商超、农贸市场和餐饮单位,全面核查进货渠道、生产资质、检验报告及贮存条件,严防问题产品流入市场。同时,要求经营者同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索证索票制度,确保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截至目前,累计检查销售单位114家、餐饮单位98家,未发现曝光问题产品。
严打“非标电线电缆”,筑牢质量防线
针对电线电缆以次充好、伪造质量证明等违法行为,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对生产企业及五金门店、建材市场等销售终端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核查生产许可证、3C认证资质及产品标识规范性,并督促经营者严把进货关,杜绝“打折电缆”流入工程领域。目前,已完成辖区2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及21家销售单位的全覆盖检查,未发现涉事品牌产品。
规范一次性卫生用品,保障健康权益
围绕一次性内裤、卫生巾等产品,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对母婴店、商超及电商平台展开排查,重点检查生产标准、标签标识、灭菌工艺等环节,严查“三无”产品,通过现场指导与普法宣传,强化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推动建立规范管理制度。目前,均未发现辖区相关经营主体存在曝光品牌及问题产品。
下一步,天津经开区将通过精准施策、源头治理,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坚持“边查边教”,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提升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同时,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心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