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人都知道,老版人民币上印有不同的人物画像,里面除了伟人,还有不少普通人。
比如说,下面这张,第四版人民币里的1元纸币,右边这位美丽的少数民族姑娘,您知道她的原型是谁吗?
当年,那位原型人物是怎么被选中,成为人民币画像的?现在的她又过的怎样?要说清这事,咱们还得从1977年说起。
1977年,我国的人民币总设计师侯一民接到任务,要设计第四版人民币,但是有个特殊的要求,所有的人物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这可就让侯一民为难了。
全国那么多人,可人民币只有几张,要画谁才有代表性,才能体现出我国的特色呢?
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侯一民把自己关在房间一个月不出门,绞尽脑汁准备出了几套方案,但是这些都没能让他满意。
自己都不满意,国民怎么会满意呢?于是他决定去周游四方,在民间寻找灵感。
结果在他周游到贵州的时候,发现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突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闪过:用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既能展现我国多民族的特色,又能体现出包容性,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思路后,候一民便在贵州的大街小巷开始寻找美丽的少数民族少女的影子。
他听本地人说隔天是江县洛香镇赶集的日子,周围的少女们都会到集市上购买东西,他第二天一大早便起床往集市上赶。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洛香镇集市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候一民在人群中左顾右盼,寻找心目中少女的影子。
突然,一个穿着侗族特殊服装的女孩儿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位女孩儿正和小姐妹挤在一个小摊贩面前挑选饰品。
她的眼睛深邃动人,笑容明媚,盘着侗家特有的发型,像是从山间走出来的精灵,带着不染红尘的灵气,引得周围的路人也都纷纷侧目。
只是一眼,侯一民就确定了这个女孩儿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经过交谈,他得知这个女孩的名字叫做石奶引,那时侯石奶引只有16岁。
在征得石奶引的同意后,侯一民为她画了一张侧面的肖像画。画作完成后,两人就各奔东西了。
石奶引回到家后,没有把这事告知父母,也没有告诉其他任何人,而且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情。
“要不是后来有人说钱上的女孩像我,这件事我恐怕就记不起来了。”石奶引说。
但侯一民带着画像回到家后,仔细端详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觉得画像上的石奶引有着少数民族独特的风韵。
一颦一笑,服饰妆容都显现出最纯真的质朴之美。
于是在10年后的1987年,石奶引灵动的脸庞,永远的定格在了第四版1元的红色纸币上。
1987年的时候,石奶引才26岁,并不知道自己成了1元纸币的人物原型。
此时的她,也早已没有了十年前青春靓丽。
为啥呢?因为她贫困的家庭。
石奶引家有六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农民,石奶引只上了几天学,就留在家里帮衬做农活。
她在织布、染布方面很有天赋,才十几岁时就能做出很漂亮的布,很多村民都来找她学,但是由于整日跟染料、针线打交道,她的手变得粗糙而又黝黑。
1984年,石奶引嫁给隔壁村的小伙,很快生下了一儿一女,但由于夫妻二人文化程度都不高,又没有其它技能傍身,只能靠辛苦劳作养活一家,所以当第四版人民币正式发行的时候,石奶引的容貌早已今非昔比。
尽管这样,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出来了,石奶引就是那个印在1元纸币上的侗族小姑娘。
很快,事情一传十、十传百、石奶引是1元纸币上的侗族姑娘的事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事迹被媒体刊登在了报纸上。
一时间,“石奶引”这个名字被全国人民熟知。
大家慕名从远方来到贵州想要一睹芳容。
而石奶引也会热情的迎接游客们。
再次提起当年的往事时,石奶引只是摇摇头,笑着说,“岁月不饶人呢,当年的小姑娘也变成了老太婆啦。”
出名以后,石奶引的生活依然贫苦。
一直到2017年,第四版人民币正式发行30年后,因为一个人的到来,石奶引家的贫苦现状才得以改变。
2017年5月,果树种植专家凌裕平来到贵州当地考察,听说了石奶引的故事。
他看到才50多岁的石奶引就已经佝偻得厉害,皱纹在脸上犹如深一道浅一道的沟壑,爬满了整个面庞,倍感心酸,决心要帮石奶引改变贫苦的现状。
考虑到石奶引家一共有6块水稻田,每年就指望着这几块田糊口,凌裕平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按照这套方案,石奶引家除了种水稻,还能同时在稻田里养泥鳅和稻花鱼,充分利用土地,两种模式双管齐下,增加收益。
此外还要再开发新的土地,在石奶引家后面的山坡上有一块地,已经荒废许久,可以开发出来种植果树和其他树木,结出的果子和木材都能卖钱。
在凌裕平的带领下,石奶引拿出当年学习刺绣的本事,跟着专家研究农业。
终于,家里的收入增加了,开始逐渐摆脱贫穷。
乡亲们看见新型农业确实有效,赶忙跟上来学,石奶引就像当年教刺绣一样,毫不吝啬,教乡亲们发展多元农业。
到了现在,石奶引家的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不再像以前那样,有了稳定的收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扭转了局面,成功摆脱了贫穷。
都说岁月不败美人,也有人说美人迟暮,终究抵不过岁月。
如今的石奶引,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印在1元纸币上的侗族姑娘了,但她已从当年的“寨子一枝花”变成了“寨子农业一把手”,若是碰到有人询问种植养殖方面的问题,她会立马放下扬起的锄头,拉着别人滔滔不绝,一讲就是一整天。
眉眼间,都是朝气昂扬。
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十六七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