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近日会见了美国参议员史蒂夫·戴恩斯。何立峰对戴恩斯说,中方愿同美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坦诚对话。何立峰说,中美之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以成为伙伴和朋友,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戴恩斯表示:“在这次访问中,我们两国间确实有些重要问题需要讨论。我一直相信双方应加强对话”。知情人士称,预计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将于下周与中国贸易官员进行首次通话。
特朗普(资料图)
戴恩斯是特朗普重要支持者,二人私交很好,此外戴恩斯也是知华派,曾在中国工作生活6年。如果是戴恩斯访华,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起到缓和中美关系的作用,尤其是当下,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战,中美商界局势非常紧张,此前特朗普曾叫嚣要在近日,对中国发起报复性关税。一旦关税战继续升级,那么必将对中美贸易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全球供应链,对美国直接影响就是,关税成本会转嫁普通消费者,推高通胀,也会让很多企业利益受损。
在第二次成为美国总统后,特朗普就毫不掩饰他想要与中方最高层会晤的意愿。尤其是在近日,关于“中美领导人在中国会谈”的消息传出,进一步说明了特朗普的想法。不过,中方对美国释放的信号,只是回应了“没有相关信息可以告知”,既不完全否定,也没有直接肯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参议员戴恩斯主动向特朗普“请缨”,以“专使”的身份来中国进行访问,并先后与中国副外长马朝旭,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进行会谈。显然,中美已经谈妥一件事,那就是重新开始接触。
戴恩斯(资料图)
特朗普在就职时就宣称要在100天之内访华,如今离这一期限还不到一个月,此前他还强调即将访华,就是想试探中方对此事的态度,但很可惜,中方始终是“已读不回”,特朗普自然越来越着急。毕竟上任两个多月以来,特朗普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胜利,俄乌停火状况不断,他无法左右俄罗斯的态度,对乌克兰也只有断供这一张牌,一旦欧洲力挺乌克兰,特朗普会非常被动。中东地区虽然打了胡塞,但无论是也门还是伊朗,他都不敢去真的发动一场战争,包括关税政策,也面临失灵的危险。
特朗普这种态度的转变显然与中国的强硬反制有关。特别是中国对美国农业的加大打击,给特朗普的支持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让他意识到,美国经济在这一轮对抗中正遭受挤压。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特朗普深知,若与中国展开贸易对抗,势必将导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他曾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力度,及高估了美国在面对此类冲突时的抗风险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曾经美国的领先产业也有可能失去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所以美国特使的北京之行,注定是一场硬仗。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现实往往不按剧本走。贸易问题上,中美双方早已习惯了拉锯战,短时间内很难有实质性突破。技术争端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双方都在憋着劲,谁也不会轻易松口。至于地缘政治,涉及主权和安全底线,中方的立场向来没有商量的余地。特使能带回几分薄面,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果。谈判桌上,最考验的是耐力和底线。参考俄乌冲突中乌军的窘境,一旦后勤补给跟不上,前线再硬也得崩盘。
贸易(资料图)
总而言之,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对全球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中方愿同特朗普政府一道,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保持沟通,加强合作,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进展。双方应加强对话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妥善处理敏感问题,避免误解误判,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