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欧洲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双方就奔驰集团对华合作、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进行交流。王文涛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展示强大韧性和内生动力。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闭。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是一贯的、连续的,将为包括奔驰在内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知道,自欧盟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惩罚性关税,而我们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欧反制措施后,中欧本轮贸易摩擦已经进入第六个月。为了让欧盟“痛改前非”,我们已经多次出手。针对欧盟里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我们要注意到,关税虽然是欧盟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加征的,但并非所有欧盟国家都支持这一政策。去年10月欧盟在进行终裁时,只有10票赞成,另外是5票反对、12票弃权。这就说明欧盟里至少还有17个国家是不愿意,或者是不想跟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
欧盟领导者(资料图)
欧盟对华加征关税之初,外界普遍预测中方将采取全面报复。但六个月来,中国商务部却展现出了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能力:针对欧盟投票支持关税的10个国家,中方启动对法国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对投反对票的德国、弃权的西班牙等国,中国则抛出橄榄枝。例如,中企计划在西班牙投资超100亿欧元建设电动汽车产业链,直接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这种“打拉结合”的策略,使得欧盟内部裂痕从最初的17国扩大至23国。
而在过去4个月的时间里,法国对中国出口的干邑产品直接下降了60%,如果法国政府再不想办法请中国高抬贵手,那么就会有70%的法国干邑行业从业者丢掉饭碗。更令法国干邑商人感到恐慌的是,特朗普在上周还对欧洲各国威胁称:未来美国将会对欧洲输入美国的干邑、葡萄酒等酒类产品加征200%的关税,这等于是直接断了此类产品在美国的销路。中美两国的干邑酒类消费为法国的干邑商人提供了70%的收入,双重夹击下法国的干邑产业几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中欧本轮贸易摩擦已进入六个月(资料图)
财联社3月19日电,法国干邑行业协会管理局负责人弗洛朗·莫里永19日透露,法国外长巴罗计划于3月27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并再次呼吁缓解欧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报道称,一名法国外交消息人士也证实,巴罗将于下周前往亚洲,访华前他还将在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停留。
欧盟若继续一意孤行,必将招致中国更猛烈的贸易反制,虽然中国很希望和欧盟保持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但这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中国不赞同欧盟的贸易保护行为,更不会接受欧盟以关税为筹码,试图逼迫中国企业交出新能源技术的行为!
欧盟(资料图)
欧盟最好搞明白这样一个问题:谁是自己的朋友,谁是自己的敌人。在应对美国关税大棒这件事上,中欧有着共同的利益;解决乌克兰危机时,欧盟也需要来自中方的公正态度。求同存异才是中欧关系的正道,若欧盟只盯着分歧大肆炒作,那来自特朗普的压力它就只能独自承受了。
对同样面临“关税战”考验的欧盟国家来说,主动与中方沟通接触,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稳定深化发展,无疑是一个应对贸易战的好方法。2024年,中国与欧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858亿美元。中国和欧盟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三大出口市场。在此背景下,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唯有深化互信、拓展合作,才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人类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