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多次呼吁与中国展开对话。然而,中国的回应既不积极热烈,也没有全然拒绝,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面对中国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特朗普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主动派遣人员前来中国协商。近期,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于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访华的戴恩斯。在中方对特朗普喊话 “已读不回” 的敏感时期,戴恩斯的此次到访显然并非表面这般简单。
在特朗普的上一个任期内,戴恩斯曾作为中间人参与中美高层贸易谈判,在贸易问题的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与特朗普私交甚笃。特朗普在此时特意派出这样一位特殊人物访华,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要试探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立场,为后续的谈判奠定基础。但今时不同往日,与特朗普上一任期相比,当下的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中美贸易博弈的 “主战场” 也在悄然转移。过去,美国凭借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企图将中美贸易博弈设定在符合自身利益的规则框架内,从而牢牢掌控节奏。但如今,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庞大的内需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持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让中国在贸易博弈中拥有了坚实的底气。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周边的亚洲区域以及 “一带一路” 倡议沿线国家,已成为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的新热点。反观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频频冲击全球市场,让美国与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传统盟友关系紧张,这使得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其原本试图主导的贸易博弈主场优势正逐渐消失。如今,中美贸易博弈的主战场已悄然转移到全球新兴市场与区域合作领域。而中国凭借自身实力以及积极开放的合作态度,在这些 “主场” 上稳步拓展发展空间,掌握了更多的博弈主动权。
在中美即将步入下一阶段的博弈之际,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也给美国政府送上了三句掏心窝的话,值得特朗普认真思考。其一,谢锋大使严正指出,特朗普政府滥用关税手段,必将引发严重后果,不仅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也会使美国自身经济深受其害;其二,呼吁美方正确认识中美合作的本质,摒弃所谓 “中美合作使美国吃亏” 的错误认知;其三,明确警告特朗普政府,若继续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中方必将坚决予以对等反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全球经贸局势尚未彻底失控的当下,特朗普若能及时收敛其激进举措,仍有挽回余地。否则,中美乃至全球的经贸合作都将遭受更为沉重的打击,陷入更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