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时,新中国在成立后第一次实现军衔制度。然而当授衔名单出来后,瞬间引起众人情绪亢奋、十分热闹,就连毛主席都忍不住说道:“都说男儿有泪不轻掸,我看只是未到授衔时!”此言之意,其实就是说一些将领认为自己的军衔授低了,所以心有“委屈”、“难过”,甚至用各种方式抗议,还闹出一些有趣之事。



其实客观而言,当年的军衔是综合各个方面来严格评定的,实际上已经做到最大限度公平公正。不过,世上亦是无绝对公平之事。有时候一些无心疏忽,有些人被低授军衔,亦是有授高的。

特别是梁从学将军,若是单从职务来看,那时候他只能被授予少将军衔,而最初拟授的名单亦是这样安排,他自己也认可。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该消息公布后,曾与他战斗过、或共事过的人,却纷纷站出来为他说话,甚至直言说道:“若是授他少将,我们都有意见!”

陈毅元帅是他的昔日老领导,亦是看不下去他被低授军衔一事,气愤不已低说道:“他(梁从学)是实打实、身经百战的老将,一生劳苦功高、九死一生,应该授他为中将衔!”

说完,陈毅立即去找上级领导反映此事。在他和诸位老将等人的力挺、申请下,梁从学将军终于被改授开国中将军衔。

至于他为何得到这样的“特殊”待遇,其实皆跟他的一路革命经历有关。梁从学将军出生于1903年的安徽六安,少时家境贫寒清苦,无钱上学,自9岁开始就四处当放牛娃,跟着大人打工养活家庭。为了谋生,之后他还到地主家里学做挂面、学烧酒,期间受过很多打骂、辛酸。



直到1929年的9月时,26岁的梁从学终于逐渐接触到进步思想,于是毅然加入农民协会。同年10月时,表现不错的他被批准加入我党。一年后,他又加入红军队伍,之后担任过排长、副连长职务,而且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大作战。

梁从学为人老实厚道,然而作战时却异常勇猛,每次打仗时都是带头冲在最前面。1934年冬月,红25军离开鄂豫皖苏区进行战略性转移。那时候梁从学贺陈毅等人被组织留下来继续战斗,也就是世人知晓的“三年游击战”。

由于留下来的队伍数量不多,跟敌人实力实在相差悬殊,好几次差点陷入绝境,就连陈毅老总亦是差点牺牲。在此期间,梁从学在战斗中13次身负重伤。有一回他差点壮烈牺牲,幸而当地的一位老乡救下了他。

在抗日战争时期,梁从学被任命为新四军第2师第4旅旅长一职,此后更是屡立战功,打得嚣张跋扈的日军溃不成军、闻风丧胆。此后,他有了“梁老虎”的外号。



建国后,梁从学被任命为皖北军区司令员。但是在评定级别、军衔时,他却被拟授少将衔。得知此事的陈毅立即找组织反映此事,之后经过重新评选,梁从学于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此后,他先后担任江苏军区副司令等等职务。1973年4月7日时,70岁的梁从学将军在南京病重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