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樱桃以其鲜美多汁、口感独特而享誉全国,以下是对大连大樱桃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起源与发展:大连大樱桃的栽植历史已有130多年。1885年,华侨将“那翁”品种引入金州八里庄。1907年,日本人在旅顺近郊开垦了当地第一个果园,1909年旅顺大樱桃进入商品性生产。近年来,大连市政府大力推动果业发展,使大樱桃产业不断壮大。
荣誉与认证:2007年,“金州大樱桃”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旅顺口区大樱桃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8年,“大连大樱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大连市被授予“中国优质大樱桃示范区”称号。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大连位于北纬39度,属于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光照和降水量适宜,春季气温回升缓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干物质的积累,为樱桃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
土壤特点:大连多为丘陵地貌,土壤以棕壤土为主,砂质土地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力强,非常适合樱桃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品种特点
丰富多样:大连拥有30多个樱桃品种,实现了早、中、晚熟合理搭配,黄、红、紫多色并存。主要品种有红灯、美早、俄罗斯8号、明珠、萨米脱等。
果实特性
红灯:果实肾形,紫红色,平均单果重9.6克,果肉较软,酸甜适口,6月8日左右成熟。
美早:果实宽心脏形,平均单果重9.5克,果皮紫红色,果肉脆硬,耐贮运,6月中旬成熟。
明珠:果个特大,平均果重12.3克,底色浅黄,阳面鲜红色,果肉肥厚,酸甜可口,6月4日左右成熟。
上市时间
设施栽培:采用空调制冷促早栽培技术,大连大樱桃可在每年春节前后上市,持续到5月,主要产自瓦房店得利寺镇等地。
露地栽培:6月开始,露地樱桃陆续上市,可持续到7月中下旬。
营养价值与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每100克大连樱桃含铁量高达5.9毫克,位居水果之首,还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营养。
食疗价值
抗贫血:促进血红蛋白再生,防治缺铁性贫血。
防治麻疹:饮用樱桃汁可预防麻疹感染,樱桃核具有发汗透疹解毒作用。
祛风胜湿:性温热,能祛风除湿,对风湿腰腿疼痛有良效。
养颜驻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可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产业现状
生产规模:截至2023年,大连市大樱桃种植面积达36万亩以上,产量预计可达26.5万吨,产值突破8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大樱桃产区。
市场销售:大连大樱桃销往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多个大中城市,并打入港澳高端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综上所述,大连大樱桃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优越的生长环境、丰富的品种、卓越的品质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樱桃市场的璀璨明珠,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