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烫到手了!”生活中,总会有人因为不小心接触到了热水、热油或明火,导致皮肤烧烫伤。每当这个时候,许多人往往因为慌乱,想用各种偏方“救急”,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甚至可能加重伤情。


图片由AI生成

发生烫伤后,究竟该怎么做才能让伤口得到正确处理,避免不必要的后果?一起来了解。

一、分类与急救注意事项

一旦发生烧烫伤,很多人都会本能地寻找救急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随便乱涂一些不明成分的药膏、油膏、牙膏或者醋、酱油等,它们不仅无法帮助缓解疼痛,还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可能加剧感染。


图片由AI生成

同时,不同的烧伤程度,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具体可分为三度。

Ⅰ度烧伤:仅限于皮肤表皮浅层,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和轻微疼痛,此时,皮肤的功能尚未丧失,几天后可能会脱皮或干燥,不会留下明显的瘢痕。

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常见症状为红肿、疼痛加剧,伴有大水疱,水疱需专业处理,避免继发感染,通常不会留下瘢痕。

深Ⅱ度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及部分真皮网状层,表现为皮肤潮红、疼痛相对迟缓,有出血性水疱发生,留下瘢痕的概率较大。

Ⅲ度烧伤:最为严重,伤及皮肤的全层,甚至可能涉及肌肉或骨骼,这种情况下,皮肤呈现苍白、焦黑或蜡状,几乎无痛感(神经末梢损伤)。

二、急救具体步骤与方法

无论是哪种程度的烧伤,及时、正确的救治都至关重要。具体可细化为五个步骤。做好这些,可有效改善烧伤症状。

第一步:迅速冷却,降温为先。

冲洗伤口: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口,持续10到20分钟,如果周围没有水源,可以用冷湿毛巾轻轻敷在伤口上,注意不要强行摩擦。


图片由AI生成

冰块慎用:切勿直接将冰块放在伤口上,这可能导致冻伤。可以将冰块用布包好,再轻轻敷在伤口周围进行适度冷却。冷却操作应在发生烧烫伤后的30分钟内尽快进行。超过这一时间段再进行冷却,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第二步: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不要撕裂水疱:水疱能够隔绝外界的细菌入侵,最好不要主动撕破它。若水疱已经破裂,可使用消毒棉球轻轻清理伤口,涂上抗生素软膏或用无菌纱布包扎。


图片由AI生成

使用干净敷料:当烧烫伤较为严重时(尤其是Ⅱ度、Ⅲ度烧伤),建议尽快就医。在等待就医时,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轻轻覆盖伤口以防感染。

第三步:避免对伤口施加压力。

避免热敷:烧烫伤的区域需要保持冷却状态,任何形式的热敷(如热水袋、热毛巾等)都会让伤口进一步受损。

尽量避免摩擦:立即去除伤口上的衣物,可用剪刀剪开,避免伤口直接接触到任何硬物或摩擦源。

第四步:专业治疗,不要拖延。

药物治疗:对于Ⅰ度烧伤,通常医生会推荐局部消炎药膏,缓解疼痛和消肿。如果是Ⅱ度烧伤,医生可能会选择使用湿润敷料,保持伤口湿润,促进愈合。对于Ⅲ度烧伤,通常需要更为复杂的手术治疗,包括植皮等。


图片由AI生成

避免自我诊断:只有专业的医生能根据伤口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五步:后期护理,促进康复。

烧烫伤恢复期的护理同样重要。治疗后的康复阶段,尤其是对Ⅱ度和Ⅲ度烧烫伤患者来说,合理的护理可以减少瘢痕形成。

保持伤口干燥与清洁:保持创口清洁干燥,避免脏物和水分进入,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曝晒:烧烫伤后的皮肤比较脆弱,容易晒伤及产生色素沉着,建议避免阳光直射,尤其是在伤口愈合初期。

保护新生皮肤:新生皮肤缺乏韧性、弹性,易发生小水疱或造成水疱破裂,应避免摩擦、抓挠,防止感染。


图片由AI生成

饮食调理:增强体力,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与热量等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烧烫伤虽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后果。因此,当发生烧烫伤时,要冷静应对,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让伤口得到妥善处理,逐步恢复健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