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狼兵”,又叫“广西猴兵”,指的是广西籍士兵。
首先要声明一下,这个“狼”字、“猴”字没有半点贬义,而是实实在在的褒义词。
大部分广西人身材瘦小,身手敏捷、灵活如猴,凶猛如狼,因此而得名。
桂系钢七军就是一支“狼兵”成群、战力强悍的部队,桂系实力有多强,“狼兵”的“狼性”怎么样,看看钢七军就知道了。
钢七军是桂系战斗力强最强的部队,也是杂牌军中最强悍的部队,即使与国军“五大王牌主力军”相比,钢七军也毫不逊色。
因此,有人说,钢七军是“杂牌军中的王牌”。
广西“狼兵”之说起源于冷兵器时代。
古代广西为烟瘴之地,这里山多地少,蛇虫鼠蚁肆虐,环境恶劣。
因此,广西人的身手矫健和顽强不屈与此大有关系。
广西民风彪悍,领地意识强,广西人宗族观念强,有“团队意识”,这是他们能够“抱团”,不惜一切守护家园的重要原因。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像钢七军这样有组织的军事集团就更加强悍了。
根据统计,1930年至1943年间,广西全省接受军训的人员就达到了214万余名。
在八年抗战期间,广西共计征调100万兵员。
仅在抗战爆发后的一个月内,广西就扩编出40个团的兵力。
钢七军是桂系“李、白、黄”起家的部队,不管是在北伐战役、中原大战,还是抗日战争,钢七军都不负盛名。
“钢七军”的称号开始于北伐时期,当时,它的名气不亚于“铁军”-第四军。
长沙战役,钢七军一个星期就打败了吴佩孚的部队,这是北伐军第一个大胜仗;
中原大战,钢七军与中央军正面交战,如果不是粤系临阵倒戈,后面的历史就可能要重写了;
湘江之战,他们与中国工农红军为敌,致使红军损失惨重,血染湘江。
一些红军将领这样评价广西“狼兵”:“白崇禧的兵爬山、爬树像猴子,跑得飞快像兔子,打起仗来像饿狼。”
红军两大主力部队中也有不少广西籍士兵,在红一军团,广西籍士兵占了近两成,在红三军团,广西籍士兵则占了近三成。
红军两大经典战例中,广西籍战士的表现尤其突出:
强渡大渡河之战,红军18勇士中有16位广西籍战士;飞夺泸定桥之战,红军22勇士中有17位广西籍战士。
“淞沪会战”时期的广西“狼兵”最辉煌。
1937年10月15日,约60000桂军官兵开进淞沪战场。
此前,先期参战的中央军和川军等部队均苦战了许久,伤亡惨重。
听说传说中的广西“狼兵”来了,国军官兵群情振奋,蒋介石也兴奋不已,他乐观地下达了反攻令。
有一位广西网友说得好:你若是朋友,我们用好酒把你“放倒”;对日本侵略者,广西人就是“狼”。
在悲壮的军号声中,桂军敢死队冲在了最前面,10000“狼兵”用血肉之躯,为身后的友军筑起了一道血肉城墙。
桂军官兵第一次与日军交战,也是第一次面对日军的立体打击,无数桂军官兵倒在冲锋路上。
尽管如此,桂军将士毫不畏惧,接连发起一波一波冲锋,宁死不退,硬是扛了三天三夜。
在桂军不要命的集团冲锋下,日军的死伤超过10000人,既有防线也被大幅压缩。
不要小看了这不起眼的三天,因为有了这三天,国军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之后退守南京奠定了基础。
为了这三天,广西“狼兵”付出的代价极其惨烈。
指挥上的失误、装备上的劣势,加上平原、沟壑和恼人的雨水、泥泞,在这里,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狼兵”们找不到任何有利的作战因素。
因此,“狼兵”们唯有杀敌报国的一腔热血和毫不怕死、永不言败的精神。
仅仅三天时间,60000桂军几乎损失殆尽。
据闻,看到前线战报,白崇禧痛心不已、伤心落泪。
钢七军的首任军长是李宗仁,末代军长名叫李本一,他是白崇禧一手培养、倾力扶持的爱将。
钢七军的军长必须是广西人,这是惯例,也是铁律。
李本一是广西容县人,他18岁就加入了桂军,在新桂系中,李本一原本并不那么显眼。
靠着作战勇敢,敢于冲锋,李本一逐渐在桂军中脱颖而出,白崇禧也记住了李本一的名字。
白崇禧培养人才、提携新人的方式很现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考验,白崇禧认定李本一这个人“可靠、可塑、可用”。
于是,由白崇禧保荐,李本一顺利进入“桂系的黄埔”-南宁军校,在那里,李本一“镀了金”,也系统学习了军事。
“淞沪会战”时,李本一还只是个上校团长,在掩护钢七军撤出战场的战斗中,李本一立下了大功一件。
面对日军疯狂的进攻,李本一率部坚守阻击阵地,全团官兵宁死不退,一直坚持到钢七军全部撤离战场。
李本一完成任务归建时,仅带回一百多个士兵,其中有重伤员十几个,轻伤员人数超过一百。
此战过后,白崇禧直接把李本一提升为师长。
李本一随后参加了徐州会战,豫南会战,随枣会战等战斗。
逆潮流而行,钢七军最终“灰飞烟灭”。
平心而论,李本一打鬼子不含糊,可是,他也没有少干“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
皖南事变后,李本一屡屡袭扰新四军,残害无辜的老百姓,双手沾满了我根据地军民的鲜血,罪痕累累。
李本一还干了一件无法无天的事。
日寇刚刚投降,李本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率部开进了南京城,李本一自封为“接收大员”。
“接收大员”是个“肥差”,李本一此举立刻惹恼了无数人。
其中有“蒋委员长”、军委会,还有一心想去南京,过一把“接受大员”官瘾的众多官员。
由哪支部队进驻南京,由谁来当这个接收大员,不少人私下里都在“活动”,一些人已经把“工作”做到了蒋介石那里。
蒋介石这里还在左右权衡,李本一却捷足先登,带着他的171师开进南京受降去了。
老蒋与“李、白”一直面和心不和,李本一这么肆无忌惮,蒋介石自然就联想到了李本一背后的“李、白”二人。
蒋介石怒不可遏,当即让陆军总司令部下令,严令李本一立即退出南京。
没想到,李本一率部开进南京城,前后没有几天时间,却雷厉风行地开展了“受降工作”,且卓有成效。
李本一打出受降大员的招牌,不仅自作主张,给伪政府要员封官许愿,还收受了他们大量的房产、金条。
接到陆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时,李本一已经吃饱喝足了,也“捞”够了、潇洒够了。
李本一乖乖地率部离开南京,开往蚌埠,那里才是他的受降地。
但是,李本一前脚刚离开南京城,中央军嫡系将领的告状信就飞到了重庆。
诸将领们纷纷要求严厉惩办李本一。
不过,李本一“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些告状信都被白崇禧一一拦截、压下。
在白崇禧的斡旋之下,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李本一仍旧当他的第7军中将副军长。孟良崮战役,李本一又摊上了事。
张灵甫整编第74师被解放军全歼,蒋介石大怒,李本一整7师、黄百韬整25师和李天霞整83师成为众矢之的。
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对黄百韬、李天霞,蒋介石的“棒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而出身杂牌军的李本一却实实在在挨了打。
李本一被罢免了官职,军事法庭同时判处他三年有期徒刑。
不过,白崇禧有的是办法,三个月后,李本一就在白崇禧斡旋下走出了牢房,重回第7军。
1948年3月,李本一正式接掌第7军,成为第七军的“末代军长”。
当然,李本一绝对不会想到,钢七军这支大名鼎鼎的“狼兵”部队居然毁在他的手上。
青树坪一战,李本一与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交上了手,还小胜了一把。
但是,李本一还没笑出声来,解放军就还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第7军被解放军击溃,副军长、参谋长、171师和第172师师长被俘,光杆军长李本一侥幸逃脱。
不久后,“朝中有人”的李本一又成为了国民党第3兵团副司令官,并重建了第7军。
不过,解放军攻入广西后,他的一个师首先在梧州覆没,另一个师在百寿起义了。
李本一仅剩下了一个师,这个师的师长却抛下他,自顾自跑了。
11月30日,第7军残部在博白覆灭,李本一这下绝望了,他乔装打扮,逃离战场,最终没能逃出解放军的天罗地网,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1951年8月24日,安徽省皖北人民法院宣判,李本一在抗战时期“残杀三万群众”,判处其死刑,并于当天执行枪决。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俘虏了成百上千个国民党将领,被执行死刑的少之又少,而李本一是其中之一。
李本一逆潮流而行,犯下残杀同胞的滔天大罪,他必须为其行为承担罪责!
向广西狼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