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曾险在中国圈地建国成功,为何计划破产,是谁阻止了他们?放眼全球,犹太人几乎成了其他民族共同仇视的民族,这倒不是我们强行为他们扣上了一顶大帽子,而是犹太人自带魔咒。
无论他们在哪里定居,一定会和当地的民族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最后以流血冲突事件而被驱逐,三千年来似乎没有例外。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将犹太人拒之门外,根本不愿意与他们有过多的牵扯,毕竟稍有不慎,很可能会被他们在背后捅刀子,而近代历史上的以色列便是明证。
不讨人喜欢的外表下,又隐藏着贪婪的本性,在全球流浪的犹太人自始至终都梦想着有个落脚之地。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趁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犹太人还曾想着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圈地建国,那么为何最终计划破产,又是谁阻止了他们?
过街老鼠
目前全球的犹太人数量超过了2500万,其中在以色列有940万人,在美国有570万,其余则分布在世界各地。
至于美国为何会有那么多的犹太人,我们下文会提到,这里就先暂按不表。
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的起源地,只是自从犹太人出现之后,此地就一直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在其他民族联合打击下,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迁移到了尼罗河下游。
居住在尼罗河的埃及民族,自然不愿意接纳犹太人,两者用棍棒理论了数年后,犹太人再次落荒而逃。
走投无路之下,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北部,在其他势力的干预下,正式建立起犹太国。
有了自己国家的犹太人很兴奋,开始撸起袖子与周边国家干仗,只是全是败绩。
与亚述帝国干仗,失败。
与巴比伦王国干仗,失败。
与波斯帝国干仗,失败。
与罗马帝国干仗,失败……
在不断的失败中,犹太人开始向北转移,在流亡中,他们在欧洲找寻到了存在感,凭借精明的头脑,很快在欧洲聚敛起财富,一度成为额人上人。
英国人、西班牙人、德国人对此很苦恼,为了维护民族的利益,他们以残忍手段开始发动净化犹太人的活动,单单德国便直接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
面对屠杀,犹太人很慌张,只能继续流浪,去寻求理想之地,只是谁也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敢觊觎我国的东北地区。
东北圈地
当犹太人在欧洲待不下去的时候,日本侵略者以极其卑劣的手段侵占了我国的东北地区。
犹太人看准了日本人很缺钱,便立即主动上门,提议由他们出资来共同“开发”,此举让日本人觉得有利可图,便开始接纳蜂拥而至的犹太人。
日本人利用犹太人的财富,在东北地区大肆扩张,甚至还不断给犹太人特权,他们在东北地区投资建了很多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还能看到这些建筑。
在东北有了地盘之后,犹太人又将目光看向了上海,他们认为上海才是他们理想中的天堂,磨刀霍霍想要在此建国。
可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升级,日本和德国达成联盟,在德国的干预下,日本人则无法继续与犹太人合作。
为了得到与德国保持统一战线,日本人只能按照德国的要求开始惩治和驱逐犹太人,犹太人在东北圈地,上海立国的计划就此夭折了一半。
那么另一半又是怎么落空的?
深谙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犹太人,他们在资助日本人的同时,也不断在拉拢国民政府的高官孙科。
计划落空
孙科是孙中山唯一的儿子,在国民政府中很有话语权,他向孙科提出了条件:
只要肯给他们一块地方居住,那么就可以出资来支援中国的抗日活动。
孙科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孔祥熙商议,孔祥熙觉得此事时可以做的,毕竟犹太人的钱不用白不用。
孔祥熙又将此事汇报给了蒋介石,并建议将滇南的几个偏远小县划给犹太人居住。
蒋介石很心动,觉得此事是可以从长计议的,以几个小县城来换取犹太人的资金支持,蒋介石认为很划算。
正如数年之后,蒋介石认为将外蒙古让出去,来换取苏联的支持也是一样划算,当然,这是后话了。
就在孔祥熙为此事奔波之时,蒋介石感受到了来自德国的压力,如果他真敢收留犹太人,那么德国的怒火将会烧到他的身上。
左右权衡之际,蒋介石还是叫停了孔祥熙的提案,然后下令将犹太人驱逐出国。
犹太人无奈只得继续向美洲继续转移,同样热衷追逐资本的美国人热情接纳了犹太人,在资本的运作下,犹太人在美国站稳了脚跟,以至于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第二大犹太人聚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