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表现出妥协,同意暂停攻击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30天。双方谈判的态度有微妙的变化。俄方没有再提之前坚持的那些严苛条件,比如要求乌克兰军队大规模裁军、进行所谓的“去纳粹化”、政府更迭等,也没强调乌克兰必须承认某些地区归俄罗斯,或者把俄语定为官方语言。

之前有消息说,普京曾想通过美国,让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等地归俄罗斯,作为交换,俄罗斯就不再想要敖德萨等乌克兰南部的港口城市。但这个提议没谈成,可能是因为乌克兰坚决不同意割让领土,以及西方盟友的支持。

普京态度软化,背后可能是俄罗斯经济压力大,前线战况又僵持不下。莫斯科可能想找个既能保住面子,又不至于完全放弃战略目标的办法。也可能是在试探美国新总统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为以后可能的全面谈判做准备。

美国和乌克兰就临时停火30天的提议达成一致。普京一开始拒绝全面停火,但后来双方就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30天有限停火达成一致。这个有限停火虽然比不上全面停战,但也是个积极的信号。乌克兰方面虽然同意停火,但也表达不满,警告说如果乌克兰的能源设施再被打,他们也会采取反击。

美俄两国元首通过电话后,这项有限停火协议最终确定。协议之所以只针对能源基础设施,是因为冬天快结束,保障民用能源供应很紧迫,而且攻击能源设施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协议的达成说明,即使双方严重对立,还是有在特定问题上进行有限合作的可能。

不过,这个协议能不能执行好还不一定。俄罗斯军方里有人希望继续施压,乌克兰国内也有人质疑妥协。另外,一些武装组织和其他非国家的人会不会遵守协议,也增加不确定性。要想真正停火,需要有有效的监督和惩罚措施,不然任何协议都可能只是说说而已。

乌克兰方面表示,乌克兰最终会解放全部被占领的土地,不会在领土问题上让步,也绝不会承认任何被占领土归俄罗斯。这表明基辅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的坚定态度,即使面临很大的军事压力和人道危机,乌克兰仍然坚持收回全部领土。

同时,乌克兰方面提出分阶段解决冲突的想法。如果北约能给乌克兰现在实际控制的领土提供成员国资格,乌克兰可能会考虑先结束冲突的“热阶段”,然后再通过外交谈判慢慢收回剩下的被占领土。这是乌克兰方面首次公开这么说,可以看作是乌克兰在战略上的一种务实调整。

乌克兰国内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战争持续,老百姓对和平的渴望和坚守主权的决心形成一种复杂的局面。乌克兰政府既要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困难和重建的需求。乌克兰军队虽然在一些地方取得进展,但总体上还是处于守势,物资和兵力补充已经成问题。

最近的G7外长会议主要讨论乌克兰局势,美国想把会议讨论引导到停火问题上。美国方面表示,乌克兰已经同意相关的停火提议,现在就等俄罗斯回应。美国政府这么做,是想展示自己是个调停者,同时想让欧洲盟友在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上保持一致。

美国前总统、现任总统特朗普在这件事上起关键作用。特朗普政府的目的是推动全面停火和永久和平协议,来实现他“终结战争”的竞选承诺。但是,和平的道路上有很多障碍:俄罗斯要求西方停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乌克兰暂停军事动员,而这些条件能不能做到还不一定。

现在的情况很复杂,各方都有自己的打算。俄罗斯想巩固对已占领土的实际控制,乌克兰坚持要收回全部领土,西方国家则想在支持乌克兰和控制冲突升级之间找到平衡。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有限停火协议虽然是个积极的信号,但离实现全面和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方力量的较量还会继续影响乌克兰危机的走向,地区安全局势依然不稳定。

乌克兰冲突持续至今,各方力量博弈,局势错综复杂。俄罗斯虽然做出一些妥协,同意暂时停火,但双方在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巨大分歧。乌克兰坚持要收回全部被占领土,绝不承认任何被占领土属于俄罗斯。而俄罗斯则试图通过谈判,巩固对已占领土的实际控制。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支持乌克兰的同时,也在寻求控制冲突升级的办法。

停火协议的达成,虽然为缓和局势带来一线希望,但能否真正实现和平,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俄罗斯军方内部存在强硬派,乌克兰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这些都可能影响协议的执行。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才能确保停火协议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乌克兰方面提出的分阶段解决冲突的构想,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这个构想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各方的态度和行动。乌克兰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政府面临着维护国家主权和考虑民生需求的双重挑战。

国际社会在乌克兰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试图通过调停,引导各方达成停火协议,但同时也想维护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欧洲国家在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上,需要和美国保持一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