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莫斯科正式访问时,谈到俄乌冲突,讲一些发人深省的话。在跟俄罗斯领导人见面后,卢卡申科直接点出美国在俄乌冲突里的小算盘,说美国一直在两国之间玩“和平”的把戏。白俄罗斯官方说,卢卡申科讲得很明白,美国一会儿停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给俄罗斯放出和谈的信号,一会儿又恢复大规模军援,给战场上加压。
2023年到2025年初,美国的这种策略特别明显。美国国会好几次因为对乌克兰的援助问题吵成一锅粥,后来又突然放行,恢复军援。这种变来变去的做法,不仅让冲突拖得更久,还让任何和平的希望都很难实现。卢卡申科直接说,美国就是想通过冲突,让自己的地缘政治和军工企业赚大钱,同时还能削弱俄罗斯。
每次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乌克兰的军援,前线的冲突烈度就会明显上升。卢卡申科把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比作是“精心安排的剧本”,目的就是为让冲突持续下去,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
卢卡申科说这些话后,泽连斯基的反应很快。就在当天,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发个公告,说泽连斯基已经组建一个高级别的谈判团队,成员包括总统办公室主任、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大家都觉得,这是乌克兰对和平进程的积极回应。虽然公告里没明确说跟谁谈,但大家都猜这个团队很可能是为跟俄罗斯方面谈而成立的。
这个时间点很巧。就在卢卡申科访问俄罗斯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1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停火30天,好让大家有时间坐下来谈谈。之前,泽连斯基对这种提议都是直接拒绝,但现在态度变得温和、谨慎。乌克兰内部有人透露,泽连斯基最近几次在内阁会议上,已经不再用“侵略者”这种强硬的词来形容俄罗斯,而是更多地用“对方”或者“莫斯科”这种比较中性的说法。
泽连斯基态度的变化,跟前线的战况有很大关系。2024年初以来,乌克兰军队在好几个关键的地方都遇到大麻烦,补给线太长、兵力不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乌克兰总参谋部的内部报告说,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增援,有些地方可能守不住。这种情况下,卢卡申科的话,无疑是给泽连斯基提个醒,让他有机会重新想想该怎么办。
最近几个月,卢卡申科好几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他和泽连斯基的“特殊关系”,甚至用“父子情谊”来形容,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潜在的调解人。他还好几次邀请冲突各方去明斯克谈,强调停火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些动作,都被看作是白俄罗斯想在地区事务里发挥更大作用的策略。
卢卡申科还批评过泽连斯基,说他被乌克兰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牵着鼻子走,没办法自己做决定。在一次地区论坛上,他甚至预言泽连斯基在未来的选举中会输,暗示乌克兰老百姓已经厌倦战争。这些话,被解读为是在削弱泽连斯基的政治信誉,同时为可能出现的政治变化做准备。
卢卡申科一直在批评美国。他在好几个场合都明确指责美国不想真正解决冲突,而是想把乌克兰变成一个长期对抗俄罗斯的前沿阵地。白俄罗斯国家智库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支持这个观点,指出美国除军事援助,还在加大对乌克兰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想从根本上改变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立场。
除讨论军事局势,美国特使团队在跟乌克兰方面谈的时候,还特别关注乌克兰矿产资源的开发权问题。有报道说,每次欧盟宣布新一轮军事援助计划,矿产勘探团队就会跟着去基辅。这让一些乌克兰的政治人物很担心,觉得西方的援助可能暗地里有资源掠夺的目的。
乌克兰的高级官员私下里承认,基辅政府现在左右为难:一方面不想丢掉领土,另一方面又很清楚,光靠打仗没办法把所有失去的土地都拿回来。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举行的多方和平会谈期间,美国和乌克兰的代表进行过很多次商量,谈到领土划分的问题,但乌克兰方面坚持说,任何领土上的让步,都是政治上不能碰的。
乌克兰现在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选择继续打仗,就会面临人口流失、经济崩溃等长期问题;如果想和平,就得面对领土妥协的现实。不管怎么选,乌克兰的决定都会深刻改变东欧的格局。卢卡申科的话虽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但确实揭示冲突背后复杂的国际博弈,而且可能会成为推动和平进程的一个催化剂。乌克兰将何去何从,值得继续观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