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国防部邀请马斯克参加了一场涉及对华战略的机密会议,这一消息被曝光后,特朗普和五角大楼迅速回应:"纯属虚构"。

不过半小时后,《华尔街日报》却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期间,四位相关官员的表述前后不一,让人不禁怀疑到底谁在撒谎?



«——【·"爆炸性新闻"·】——»

3月20日晚,《纽约时报》发布了一则震撼消息:根据多位内部人士透露,五角大楼计划次日为马斯克举办一场“中美冲突策略”的特别讲解。

报道中提到,四位知情官员各自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两位明确表示会议将聚焦如何应对中国;一位称会议主题与中国有关但未具体说明;还有一位仅承认马斯克确实会到访五角大楼,但描述得非常模糊。

那么,这个所谓的“绝密简报”究竟是什么内容呢?

据称,这是一套包含20至30页幻灯片的资料,涵盖了从“如何判断中国的行动意图”到“何时采取先发制人措施”等详细信息,堪称美军方的最高机密。

通常来说,这类情报只有总统才有权限接触!



消息传出后,华盛顿政坛瞬间炸锅,全球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毕竟,让一个在中国有巨额投资的企业家查看军事机密,简直就像把狐狸放进鸡舍一样危险。

戏剧性的一幕紧随其后!特朗普显然对此报道感到愤怒,当晚便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指责:“这是多么荒唐的报道!我们根本不会提及中国问题!这些虚假媒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五角大楼发言人肖恩·帕内尔也立即站出来反驳:“这完全是假消息!马斯克是一位爱国者!”

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更是澄清称,此次会议仅仅围绕“创新、效率与智能化生产”,完全不涉及任何“绝密战争计划”。



第二天早上,马斯克如期抵达五角大楼,但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大相径庭。

原本安排是怎样的?据ABC电视台披露,马斯克本应出席参谋长联席会议,并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斯里兰卡的印太司令帕帕罗上将讨论中国事务。

然而,在《纽约时报》报道发布后,计划突然发生了变化。

当天上午9点不到,马斯克就到达了五角大楼,但他并未进入用于高级机密会议的“坦克室”,而是直接前往赫格塞思的办公室。

整个会面仅持续了短短80分钟。



会后,面对记者们的追问,马斯克只是神秘一笑:“一如既往的好!你们也知道,我又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当天,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接受采访时再次灭火。

他强调,绝对不可能将对华作战计划展示给任何人,并补充道:“我们并不希望与中国开战,但如果必要,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他还特意提到了马斯克的特殊身份:“马斯克在中国有很多生意,这种敏感信息怎么可能让他接触到?”



«——【·"多面角色"的马斯克·】——»

自今年1月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马斯克迅速成为“超级顾问”,不仅成为特朗普的亲密盟友,还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DOGE)的负责人。

尽管听起来很正式,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临时设立的非内阁机构,主要任务是削减政府开支。

在马斯克的带领下,DOGE俨然成了政府内部的“裁员专家”,哪里预算超标就砍哪里。



五角大楼已宣布裁减8%的非军事人员,这意味着近6万人可能面临失业。截至上周,已有2.1万人收到了解雇通知。

这些大规模改革的背后,正是马斯克这位“效率大师”在发挥作用。

然而,马斯克同时还担任SpaceX和特斯拉的CEO,这两家公司不仅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还在中国拥有巨大利益。

马斯克的SpaceX已从五角大楼及情报机构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合同,协助建设军用卫星网络。



五角大楼高度依赖SpaceX的星链卫星通信系统,用于全球情报传递。

2024年,SpaceX单从空军就拿到了约16亿美元的合同,还不包括国家侦察局的秘密支出。

再看马斯克在中国的商业布局:特斯拉在上海拥有一座超级工厂,该厂自2019年开业以来,如今生产的车辆占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一半以上!去年,特斯拉还从中国贷款机构借了28亿美元用于生产开支。

马斯克对中国领导人一直保持友好态度,从未公开批评任何政策。



2022年,他甚至为中国网信办下属杂志撰写了专栏文章,并公开表示中国应通过设立“特别行政区”管理台湾。

2023年,他又直接宣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台海关系类比为夏威夷与美国的关系。

这种“左右逢源”的做法使得马斯克接触敏感军事情报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让一家国防承包商的CEO独享此类机密信息,显然构成了利益冲突,甚至可能引发司法调查。



«——【·简报背后的“权力博弈”·】——»

既然各方都在极力否认,为何还有官员向《纽约时报》透露马斯克将获取对华作战计划的消息呢?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深意?

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作为“裁员专家”DOGE的领头人,马斯克确实需要了解部分军事规划,以便做出既不影响国家安全又能有效削减预算的决策。

试想一下,如果马斯克完全不了解五角大楼在对华战略中对航母的依赖程度,他可能会贸然提议“砍掉所有航母”,这可能导致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优势丧失殆尽。



五角大楼的作战计划(简称“O计划”)属于军方最高级别的机密,比普通国家机密更为严格。如果中国提前知晓美国的行动计划,就如同拿到了考试答案,中方必然会针对性加强防御,弥补漏洞,从而使美国的计划失效。

因此,这类信息通常只限于极少数“必须知情”的高级官员。

近年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一直是美军规划的核心议题,从组建太空部队到调整海军陆战队部署,都旨在应对可能与中国发生的冲突。

不少人批评五角大楼在航母、战斗机等昂贵装备上投入过多,而在无人机、海岸防御系统等更具实战价值的领域投入不足。



马斯克本人也曾公开批评F-35战机价格过高,该项目每年消耗五角大楼超过120亿美元,简直就是“烧钱机器”。

最近,特朗普提出建立名为“金穹”的天基导弹防御系统,以对抗中国的导弹威胁。

五角大楼估计,启动该系统的第一阶段就需要数百亿美元。

而谁最有可能从中受益?当然是马斯克的SpaceX!该公司已经在提供火箭发射、卫星和数据通信服务,这些都是“金穹”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此看来,马斯克的身份冲突更加明显:他既是负责削减预算的人,又是可能从预算中获利的承包商,同时还是依赖中国市场的商人,身上的标签实在太多。

中国政府一直将马斯克的SpaceX视为美国军方的“私人武装”。去年,国防科技大学发表了一篇论文,标题为《星链军事化及其对全球战略稳定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中方对马斯克公司军事化的担忧。

与此同时,美国自2018年特朗普首次任期开始,就将中国定位为主要战略对手。

五角大楼认为,中国是唯一能在军事实力上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因此重新调整了预算和兵力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当前大力削减军费的背景下,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仍为专门针对中国的印太司令部开了绿灯,免受预算削减影响,这充分显示了对华战略在美国防务体系中的优先地位。

马斯克就像一名在中美之间走钢丝的表演者,一边为美国军方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一边又在中国赚取丰厚利润。

这种“双重间谍”式的商业模式使他成为中美关系中一个极为微妙的角色,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两国的猜疑与不满。



参考资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