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掖县(现莱州)人,乾隆《乐陵县志》的监修,时任乐陵县儒学训导。 查《乐陵县志》、《续掖县志》、《项城县志》,可以大体复原这位乾隆年间名士的风采:

出身名门:太高祖刘润,甲午科举人。父刘学祖钦赐进士,历任刑部贵州司主事、员郎、都察院御史。

学历:乾隆十八年, 任拔贡。清制,初定六年一次, 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拔贡是真才实学,年富力强。

初任乐陵训导:乾隆二十三年(1758)以教谕借补乐陵训导。在乐陵任职十七年。

升任知县:乾隆四十年(1775)任河南项城知县。四十一年迁福建永福县知县。

性格:性豪爽自喜、善为诗。

官品:为官廉洁,惠爱百姓,民称青天。

著作:《蓬息斋稿》。





刘彤在乾隆《乐陵县志》收录三篇诗作,《虚心枣》可谓是乐陵咏枣的名诗。今天再推荐刘彤的《汉堞怀古》。同时期的乐陵名人史尚朴(1762年修县志时禀生,县志缮写,1766年中举,1866年钦赐翰林院典簿),也有《汉堞怀古》一诗。疑二人为同时郊游唱和所作。



这首诗用典不多,相对易懂。

汉堞怀古
清·刘彤
汉堞千年遗迹留,南郊策马望夷犹。

保孤奇事传勋戚,封国殊恩报女流。

秋雨秋风迷古渡,野花野草满芳洲。

苍苍一片渔歌起,自昔繁华问白鸥。
“保孤、封国”二句诗,所指何事何人?

《汉书宣帝纪》: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监,治巫蛊于郡邸,怜曾孙之亡辜,使女徒复作淮阳赵征卿、渭城胡组更乳养,私给衣食,视遇甚有恩。
巫蛊事连岁不决。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语在吉及外戚《传》。

《外戚传》:积五岁乃遭赦。治狱使者邴吉怜皇曾孙无所归,载以付史恭。恭母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后曾孙收养于掖庭,遂登至尊位,是为宣帝。而贞君及恭已死,恭三子皆以旧恩封。长子高为乐陵侯(公元前六六年八月乙丑封,乐陵一词第一次在正史上出现),曾为将陵侯,玄为平台侯,及高子丹以功德封武阳侯,侯者凡四人。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丹左将军,自有传。

汉宣帝是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孙。全家遇害,唯宣帝在襁褓之中,也被收进了大狱。五岁出狱无所归,邴吉把汉宣帝送到了史节的兄史恭家。史节的母亲亲自抚养汉宣帝。

这段历史太离奇了,汉宣帝襁褓之中入狱,却又在17岁又登上帝位,真是保孤奇事。无功不封,无德不封。封侯建国,是特殊的恩报。乐陵故城作为千年前的侯城,肯定是相当繁华,如今成了历史遗迹。

乐陵举人、钦赐翰林院典簿史尚朴之诗解读

作者:学军,北京主任律师,著有多篇历史文化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