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编辑搜图编辑搜图

早在21世纪初,其实我国就有了一定的老龄化社会,不过那时候社会没有很重视,老龄化程度也不是很高。最近十几年,特别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老年人口占比逐渐加大,每年退休的人员都超过上千万,老龄化进程显著加快。为了应对这些老龄化,国家对一些待遇进行了改革,其中跟广大退休职工有关的就包括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
自医保制度改革以来,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划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以往与个人养老金挂钩的浮动划拨,转变为定额划拨的新模式。这一变化对于广大退休职工来说,意味着他们的医保个人账户将不再随个人养老金的增减而浮动,而是按照固定标准划入。今年,这一固定标准被设定为每月77元。这一规定的实施,旨在确保每位退休职工都能获得一定额度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日常医疗开支,从而有效保障其基本医疗需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对于这一变化,不同的退休职工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养老金较高的退休职工可能会觉得,定额划拨后,他们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医疗保障水平。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定额划拨制度也有助于控制医保基金的过度支出,确保医保基金的稳健运行。而且,随着门诊报销的优化,退休职工在门诊就医时的经济负担也得到了有效减轻。
门诊报销的优化,是今年医保制度改革的另一大亮点。根据新的规定,退休职工在普通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不再受定点数量限制,且起付标准合并计算。这意味着退休职工在选择医疗机构时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门诊报销比例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就医,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基本上达到了75%左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一规定的实施,不仅减轻了退休人员的经济负担,还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以江西省为例,自2023年1月1日起,该省就实施了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定额划拨政策,每位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每月定额划入77元。同时,该省还优化了门诊报销政策,根据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退休人员享有不同的报销比例。如一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65%比例支付,二级医疗机构按60%比例支付,三级医疗机构按55%比例支付,退休职工的比例在这个基础上增长5%。

此外,该省还设定了门诊报销的封顶线,即每年最高支付限额为2000元,退休职工高达3000元。使得江西省的退休职工在门诊就医时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当然,医保制度的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定额划拨制度虽然简单易行,但可能忽略了退休职工之间的个体差异,如健康状况、医疗费用需求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部分医疗费用较高的退休人员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如设立特殊病种补贴、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等,以更好地满足退休职工的医疗需求。其次,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如何确保医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运行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