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5月,托马斯-柴尔德被帝国海关局聘为北京的一名煤气工程师。这位29岁的英国人留下了妻子和三个孩子,成为生活在清末首都的大约100名外国人之一。

他随身带着相机,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拍摄了200多张照片,记录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风俗、建筑和人的最早的综合目录。



一张照片,显示长城的一段,其中包括通往蒙古的南口山口。



一张传统的新娘花轿照片,可以带新娘去参加她的婚礼。坐在椅子上的旅程意味着新娘从一个家庭过渡到另一个家庭。



北京城外帝王墓的精神之道观。林荫道两旁排列着24个石像动物,12人站立,12人倒立,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道路。



左:香山塔,是大宗京寺的一部分。宝塔上装饰着黄色、绿色、紫色和蓝色的釉面瓷砖。

右:12世纪天宁寺宝塔,距城西几英里。这是首都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像许多辽代的宝塔一样,它的结构是坚固的。在宝塔建成时,一个密封的地下密室存放着佛教遗迹、雕像和经文。



观景玉带桥,它仍然矗立在昆明湖西岸颐和园的地面上。拱桥是中国的传统设计,只允许皇帝的龙舟通过。



“喇嘛”或藏传佛教僧侣和他的学生的形象。两人都把念珠和成捆的“经”或经文放在他们的圈里。在他们身后的桌子上是青铜雕塑和西藏神圣的祭祀物品,包括一个头盖骨杯和一个青铜佛像以及一个文殊里的雕像。这是北京最早的宗教人物照片之一。



北京最重要的运河-大运河的景色。在整个清朝,水路是运输粮食和其他商品到北京,连接华北和中国南方的关键。



在帝国天文台观看青铜仪器的景象。该位置是一个望远镜前研究中心,建于明朝,并在清朝扩张。



19世纪旅行者在前往长城时所面临的地形景观。在旅行中,蔡尔德带着他脆弱的摄影设备和玻璃板底片穿越了这个地区。



袁鸣苑喷泉门的景观,或完美的光明花园。从1709年开始,清朝康熙皇帝开始建造这个以欧洲宏伟的宫殿、花园和喷泉为模型的花园禅。袁鸣元的大部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摧毁。



北京一条街的景色。



从紫禁城护城河对面看紫禁城的景色。这张照片显示了15世纪和16世纪中国不存在的防御工事制度。



位于颐和园的万寿山(万寿山)的正面景色。



中国丝绸之路上19世纪游客和骆驼的风景。以双峰为特征的双峰骆驼被用来“从西山运煤和石灰,以及在北京和蒙古之间运送商品”。



这是唯一张已知的蔚蓝云庙地面的照片。钻石王座塔周围的木制建筑在义和团战争中被摧毁。



北京郊外十三陵入口处的纪念馆。



北京一家装饰华丽的木制烟草店前的街景,是当时中国城市的缩影。



位于颐和园的十七大拱桥,是所有皇家花园中最大的一座桥。这张桥的照片包括俯瞰昆明湖的青铜牛。1755年,青铜牛被安置在湖面上,希望能防止洪水,因为据说牛对水具有特殊的力量。牛背上刻着印章,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乾隆皇帝著名的“金牛铭文”。



清政府外事办总理衙门。该机构由恭亲王于1861年成立,是处理北京外交界外相对华要求的官僚机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