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车的发展历程中,充电效率和续航焦虑始终是并向而行的,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动车的充电效率和燃油车加油在时间上差距很大,所以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电动车是比较忌惮的,担心由于续航不足或者充电太慢,导致行程受阻。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国内新能源汽车出现了插混、增程,当然也出现了换电!

蔚来作为国内最早实践换电模式的品牌,甚至都没有之一,核心的目标就是瞄准了纯电车型充电效率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出了3分钟换电的概念,这是蔚来品牌在最近几年时间的一个“核心资产”。如果蔚来的换电模式,在行业中有了更好的替代方式,那么蔚来的车型将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价格可能也将受到影响。



而现在,这种情况似乎已经出现了,3月17日,比亚迪发布了兆瓦闪充,在1000kW闪充桩和1000V高压平台的配合下,车辆可以实现一秒钟充2公里,5分钟补能400公里的。而且从现场的实车演示来看,汉L和唐L中控屏上显示的充电速度,真的和很多手机闪充有一拼,闪充手机是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那么兆瓦闪充就是充电4分钟,高速3小时!



那么5分钟补能400公里,基本上就和燃油车加油差不多了,很多小伙伴纠结燃油车加油没有这么慢,这有什么意义?燃油车跑400公里,可能需要至少200块钱,充电5分钟只花七八十块钱,多一两分钟很冤吗?



所以我们之前就表达过一个观点,类似于兆瓦闪充这样的技术一旦全面铺开,对于蔚来这样的换电模式打击是很大的,这不是针对蔚来,而是阐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技术实现的情况下,换电模式的附加价值将被进一步削弱。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蔚来品牌的一个核心标签就是换电,甚至可以说,蔚来品牌最醒目的标签也是换电,而换电的核心优势,就是减少补能的等待时间。

现在有了这种堪比燃油车的充电速度,我们认为对于换电来说,压力就会很大,尤其是蔚来这种销量本身不高的品牌,一部分用户因为换电优势被削弱,就选择纯电车了,蔚来的销量可能会更低。

其实从换电的模式切换到闪充技术,本质上也不是很难适应。多年之前,很多手机也采用了换电模式,因为手机电池容量有限、充电功率不足,所以很多手机都是可以开盖换电池的,但是随着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大,可以承受的充电功率越来越高,现在的手机也变成了全封闭结构,而且可以做得越来越薄。



可能很多小伙伴就说了,就算闪充能做到5分钟补能400公里,那和换电的速度也顶多就算持平,有什么优势!从时间上来说,的确是这样,但是从结构上来说,不用换电的车型,电池和车身的集成度可以做得更好,包括车企做车底的防剐蹭喷涂、护板、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CTB)等等,都可以实现了,相比于换电的结构,整体程度的确会更高一些。



总而言之,就像智能手机一样,电动车实现闪充,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选购新能源汽车的决策习惯,产品形态可能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我们看来,在技术相对透明的今天,比亚迪能够实现兆瓦闪充,那么接下来可能很多国内同行也能很快在技术层面跟进,到了那个时候,可能换电模式的生存环境就更加艰难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