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是一种野花,在深秋的时候,篱边园侧看到一二朵颇具萧疏的秋意。所以画家画这种小花,也常用疏落的笔调,来表现它。白石老人有农民的特性,凡为有钱人家轻视的野草小花老人都经常接触它们,因此,就喜欢描绘它们,而且强调它们。
这幅画里(图70),老人把鸡冠花画得美艳绝伦。在红色花朵上再加重浓洋红,不但浓艳,而且还画出花朵肥厚和细毛的质感。三枝丰满的花叶,蓬松铺满茎干。这样仿佛鸡冠花居然也像牡丹芍药一类的名贵,显不出来是寻常的野花了。这是通过画家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的成果。
老人平常对待人也是如此。有权势的他反拒绝门外,不肯接近,对于贫苦的老友,必然热情地招待和帮助。苦朋友请作画,他总是用心绘制送给他们。
再看,鸡冠花下的两只竹鸡也非常动人,尤其上面的一只,回过头来好像忽然看见了什么东西,神气十足。鸡旁一堆小草也是很费经营的,有这堆小草,两只鸡才分出显著的距离,并且使上面的鸡看到了草里的小虫,也有了交代,所以,这堆小草也是画面里的重要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老人画“点”的工夫很深,中年锻炼时每天要用废纸点两小时,如此锻炼画小草自然拿手。这里用淡墨大点表现青苔,浓墨线表现青草,细看每一个点、每条线都富有生命力,点和线的组成也有一定规律,否则,会把一块可爱的青草地画成一堆臭垃圾,就毫无美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