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今年五十五,东北人,嗓门大,性格爽利,干活麻利,是小区里出了名的“金牌保姆”。别的保姆五六千块,她硬是凭手艺和性格,把工资抬到了八千。她常说:“雇我就是赚了,我不仅干活利索,还能陪聊,雇主家老头老太太可喜欢我了。”
这不,最近她新接了个活,给一个八十岁的独居老爷子当保姆。老爷子姓张,退休前是大学教授,家境殷实,老伴儿去世多年,子女都在国外,平时就一个人住着,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嫌孤单。
三姨进门第一天,就掸了掸围裙,拍着胸脯跟老爷子保证:“张教授,您放心,三姨来了,您吃喝拉撒都不用愁,咱们这八千块,保您花得值!”
老爷子被她逗乐了,点点头:“行,工资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有人陪着说话。”
三姨这人,说话幽默,干活有劲,手艺又好,家里每天炖炖煮煮,香气四溢。老爷子吃得舒服,话也越来越多。
“你年轻时候肯定特漂亮。”老爷子吃着三姨包的饺子,眯着眼夸她。
“嗨,那是当然,二十多岁那会儿,追我的人能排到村口。”三姨爽快地笑,捏着擀面杖继续干活。
“那怎么没嫁个有钱的?”老爷子追问。
“有钱的瞧不上我,我也瞧不上他们。嫁了个老实人,没几年走了,就剩我一个人带孩子。”
老爷子听了,轻叹一声,眼神有点复杂:“其实,一个人过,还是挺孤单的。”
三姨愣了一下,随即笑了笑:“习惯了,一个人自在。”
日子一天天过,三姨发现,老爷子对她的态度越来越不同。
一开始是吃饭时多夸几句,后来是看电视时凑得越来越近,最后竟然开始主动牵她的手。三姨警觉了,赶紧抽回来:“张教授,您这是干啥呢?”
老爷子笑了笑,目光透着点认真:“三姨,我觉得咱俩挺合适的。”
三姨差点被这句话噎住,赶紧放下手里的盘子,认真地看着他:“您这话,什么意思?”
老爷子咳嗽了一下,抿了口茶,才慢悠悠地说:“你也知道,我一个人过得挺没意思的。我觉得你特别好,能不能……咱俩搭个伴儿?”
三姨一时间没回话,等了半晌才眨眨眼:“搭伴儿……发工资吗?”
老爷子愣住了:“啥?”
“我是说,咱俩搭伴儿,您这八千工资还发吗?”三姨直截了当地问。
老爷子皱了皱眉:“那就不算保姆工资了,咱们是处对象了。”
三姨“哦”了一声,点点头:“不发工资啊,那这事儿就不合适了。”
“怎么就不合适了?”老爷子有点急。
三姨把围裙往上一系,叉着腰看他:“您听好了,张教授,咱俩能好好相处,是因为我是您雇的保姆。您觉得我好,是因为我有工资拿,我伺候您、哄您开心、做饭收拾全套服务。可一旦工资没了,您确定还喜欢我?”
老爷子被问住了。
三姨继续道:“别的不说,咱就拿做饭来说,我收您八千一个月,肯定顿顿给您整明白,换了身份,您以为我还天天给您做饭?到时候别说炖肉炖汤了,估计您泡面都得自己泡。”
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可我是真心喜欢你。”
“真心归真心,但感情不是这么算的。”三姨摆摆手,“您想找老伴儿,那就找个真正奔着过日子来的。我这人吧,钱看得挺重,我得养活自己,也不想吃亏。”
老爷子没再说话,只是低头喝茶。
从那天起,老爷子明显变得沉默了许多,而三姨依旧按时上下班,做饭打扫,不多说话。她知道,老爷子可能一时没缓过来,但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一个月后,老爷子儿子从国外回来,给他请了一个年轻点的护工,说是更专业。三姨也乐得轻松,拿了工资,拍拍屁股走人。
离开前,老爷子看着她,意味深长地说:“三姨,你这人……活得挺明白的。”
三姨哈哈一笑,甩了甩围裙:“那是,活明白了,日子才过得顺溜。”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日子还长着呢,活明白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