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有没有刷到“日本将被地震海啸吞没”的“预言”:



图源:小红书

这个“预言”在各大平台都传得沸沸扬扬:



图源:google

起因是有一位日本漫画师叫龙树谅,她从1976年起就开始记录自己的梦境,并坚信自己能够“在梦中看见未来”。

每当从梦中醒来,她都会迅速把看到的景象记录下来,并画成漫画《我所看见的未来》。



图源:维基百科

而且她竟然真的预测成真过,比如皇后乐队(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的去世、1997年英国黛安娜王妃的意外逝世。

最玄乎的一次,是她预测准了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甚至连日期都是准的。



图源:Topick

不过最近引大家热议的,是她预测2025年7月5日左右,日本将发生一场巨大的地震和海啸。

而且,根据这个“预言”说的,香港到时候也将被大范围影响:



图源:Topick

已经有不少香港市民因为这个“预言”,取消了接下来去日本旅游的计划:



图源:香港01

圈妹向来对这些“预言”都是半信半疑,所以接下来咱们理智分析一下这个“预言”,听听“各方声音”…

有发生可能

咱们先抛开“预言”不说,先来看看客观情况是什么样的。

传说中的“日本大海啸”真的会发生吗?对香港会有多大影响?



首先,近期日本确实多次发布相关警示,指出南海海槽地区存在发生大地震的高风险。

因为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自2004年起,每年都会更新地震评估结果。

而今年最新的评估显示,南海海槽在未来30年内发生8至9级大地震的概率已上升到了75% - 82%!



图源:香港01

这个南海海槽,位于日本南部海域,全长约700公里,属于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交界处:



图源:央广网

香港位于欧亚板块内部,远离板块边界,按理来说是不会受到直接的地震破坏。

但是如果南海海槽发生9级以上的大地震,那就另当别论了。

根据香港天文台的记载,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时,香港就曾经有过0.2米的水位异常。



图为日本海啸(图源:点新闻)

而且南海海槽比日本海沟更靠近香港,如果一旦发生大地震,香港可能会出现更显著的水位波动。

香港天文台还模拟了一下,发现如果南海海槽发生9.1级地震,那么仅仅6个小时之后,海啸波就可能抵达香港沿海部分地区。



图源:香港天文台

并且,海啸波还将会在1至2小时内在香港扩散,陆续抵达香港西北沿岸。

不过,海啸的破坏力不仅取决于地震强度,还受震源位置、地壳结构、海底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即使发生同等震级的地震,对香港的实际影响目前也是无法确定的。



去哪避难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大家也不用恐慌,一般情况下,香港天文台会时刻监测的。



香港天文台曾发布的预警(图源:yahoo新闻)

当香港天文台预计海啸会在3小时内抵达香港的话,就会发出海啸警告,提醒市民应对。

如果海啸可能影响香港,但预计高度不大,或超过3小时后才抵港,天文台会发布海啸报告,让市民知道情况。

当大家得到警告或通知之后,就要赶紧找地方“避难”了。



前几天,有香港网友发帖问大家“一人一个海啸杀到香港最安全避难所”:



图源:网络

有网友直指香港第二高的摩天大楼——IFC顶楼:



图源:网络

也有网友觉得不一定非要去高的地方,内陆地方也可以:



图源:网络

有网友觉得港交所打风都不停市,肯定能扛得住海啸:



图源:网络

还有一心只想着第二天还要上班的网友:



图源:U港生活

其实大家都说的没错,如果香港真的发生海啸,一定要第一时间远离海岸线,或者赶紧向地势高的地方移动。

比如狮子山、龙脊步道、昂坪等都可以。



图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如果来不及撤离,可以进入高层建筑的3楼以上,选择结构坚固、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

比如政府大楼、大型商场、医院、大学校园等,这些建筑结构稳固,能给大家提供比较好的保护。



图源:财新网

最后,大家可以来聊聊,你相信这个“预言”吗?

免责声明: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本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