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F-22隐形涂层开裂?用3000年的丝绸技术解决,成本下降75%
作为核心装备,隐形战机在专业领域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但同时它也是“烧钱机器”。不仅仅制造成本高,维护起来同样不易,特别是隐形涂料在飞行时的脱落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据悉,美的F-22单次飞行成本高达60万美元,其中绝大部分费用花在隐形涂层的维护上。
如今,这一技术难题终于被解决。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科学家通过借鉴3000年前的古老丝绸织造技术,解决了涂层脱落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为五代机提供了更为长久的隐身性能。
根据资料,美的F-22和F-35隐身战斗机的隐身性能,主要是依靠涂层来吸收雷达波,降低自己的雷达反射面积。不过,这些涂层在战斗机高速飞行,很快就会融化或者退化失效,降低隐身性能。
为了让自家的五代机能持久地保持较高的隐身能力,美的地勤维护人员平均每3周就需要重新喷涂一次涂层,花费高达4000万美元,被不少人称为“娘娘衣服贵”。
而科学家则另辟蹊径,从汉代的提花织机获得了灵感,他们用0.02毫米的不锈钢纱线当"经线",0.5毫米石英纤维作"纬线",编织出包含3800个微型谐振单元的"电磁过滤网",可以有效地把雷达波转化为热能,实现隐身的效果。
经过测试,这种特殊的材料可以吸收8-26GHz频谱中90.6%的雷达波,相较于传统的隐身涂层,不仅成本大降75%,而且隐身效果还要高出8%。
此外,其性能相当稳定。在模拟测试中,这种特殊材料连续经受2000小时95%湿度、5%盐雾浓度(相当于在海南最潮湿的机库里待满三个月)依然光洁如新。
对于这次报道,不少人担心会不会泄密,毕竟这相当于公开告诉美解决方法了。业内人士表示,不必如此焦虑,因为这一技术实际针对的五代机的材质而设计的工艺,而F-22的材质完全不同,一昧的套用方法是解决不了F-22的“蝉翼蜕变”问题
从这项隐身技术突破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隐身战机这一细分领域上已经领先了,前不久还试飞了两款战机,被外界猜测疑似为六代机,而美的六代机还在PPT阶段呢。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不止体现在这一领域,在生命科技领域我们也所突破,在部分方向上我们已经实现追赶了。
和前者相似,目前这款隐形材料,也已在隐身机中得到应用,从肉眼上看,其机体始终保持着“丝滑”的观感。
不仅如此,还在开发全新的隐身材料——“超材料隐身薄膜”,通过改变上万个人工微结构,可以有效实现宽频全向隐身需求。而在生产端也取得了突破,目前已经迭代至第四代,可以生产大面积尺寸的材料了,为后续六代机的隐身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方案。
工程师却在古代织机中找到了答案。看来,隐身战机的未来,不仅要靠高科技,还得靠老祖宗的智慧!这点,我们比老美有优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