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好心借钱给别人,结果对方装聋作哑,提起还钱就躲躲闪闪,甚至翻脸不认账。
你一开始想着,朋友有难,得帮一把。结果到头来,钱没了,朋友也没了。
为什么借钱的人,大多数不愿意还钱?
这个道理,现实得让人心寒。
01
借钱的人,往往觉得钱不是“借”的,而是“给”的。
现实里,有些人,根本没把借的钱当回事。
他们拿到钱的那一刻,就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根本没想过怎么还。
我认识一个朋友,借钱给亲戚,本来想着人家日子不好过,先帮一帮,等有了钱再还。
结果,这亲戚日子好过了,换了新车,买了新衣服,就是不提还钱的事。
等朋友问起来,对方还摆出一副“你还提这事?”的表情,好像是朋友小气,不近人情。
说白了,他根本没把这笔钱当成“债务”,而是当成了“赠予”。
所以,现实就是,借钱的时候低声下气,到了该还的时候,就装糊涂了。
02
不主动催,他们就觉得“默认不用还”。
还有一类人,能拖就拖,拖到最后,最好你把这笔账忘了。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你不催,就等于不用还。
我有个邻居,借了钱给朋友,想着对方也不容易,就没催。
结果,一年过去了,那朋友一声不吭,照样吃喝玩乐。
等他终于忍不住开口,对方却说:“哎呀,我还以为你不着急呢。”
这话听着是不是很熟悉?
其实就是装傻,等你自己把这笔账放弃。
这种人很会利用人情世故,知道大多数人碍于面子,不会天天去催。
他们赌的,就是你不好意思开口,而自己装作忘了,最后把债务变成“陈年旧账”。
03
借钱的时候,求你当亲人,还钱的时候,把你当外人。
最让人寒心的是,有些人借钱的时候,嘴上全是甜言蜜语,说得比亲兄弟还亲。
可一旦到了还钱的时候,态度立刻就变了。
我有个亲戚,借钱的时候,说得好听:“大哥你最仗义了,只有你肯帮我。”
结果,等到了还钱的日子,人就不见了,电话不接,信息不回。
后来找到他家里,才发现人根本没缺钱,只是不想还。
再后来,这亲戚干脆破罐子破摔,说:“我就是没钱,你能咋样?”
这时候,你才发现,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借钱时,他是受害者,哭天喊地求你帮忙。
还钱时,你成了坏人,他防着你、躲着你,甚至觉得你无情。
现实很扎心:借钱容易,还钱难。
有些人,借钱时是孙子,还钱时是大爷。有些人,拿了你的钱,就当成了自己的。有些人,能拖一天是一天,等你自己放弃。
怎么办?很简单,不借。不借,就不会伤感情。
如果非要借,那就做好最坏的打算:这钱,可能是“送”出去了。
现实就是这样,借钱,考验的不是信用,而是人性。
你以为帮的是朋友,最后才发现,帮的是个白眼狼。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