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印度不愧是出了名的外资坟场,一纸法令下来,差点让英国投资者哭晕在厕所,现在看来我国当时的不参与才是大国智慧。

事儿就出在印度大张旗鼓要建设的核电站上,印度做了什么让英国投资者如此沮丧?我国的核电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又是什么水平呢?



印度立法坑惨英国投资者

故事要从两年前说起,当时印度大张旗鼓地推出了一项核电计划,声称要在未来二十年内建设20到30个核电站,总投资额高达数百亿美元。

数百亿美元的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印度的豪言壮语一下子就吸引了多个国家的注意,很多国家都想掺和一把,赚点快钱。

英美俄日等国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参与竞标,期望能从中分一杯羹,竞标过程是非常激烈的,各国公司为了拿下这个项目纷纷各显神通,整个竞标的气氛非常热烈。



最终还是英国公司凭着跟印度的历史渊源拔得头筹,这事情也算落下了帷幕,当外国媒体看到竞标名单中没有我国的名字时,纷纷开启嘲讽模式,认为我们在核能方面技术不达标,没有底气参与国际竞争。

对于这种诋毁性的言论,我国自然没有与之争辩,直到今年印度一项法令出台,外国媒体才终于发现小丑竟然是他们自己。

印度的法令一向同经济紧密挂钩,法令的内容特别直白,直指核电项目,如果印度核电站出任何事故,不论责任在谁,设备提供商或核电机组的主要生产方都必须先行支付巨额赔偿。

不得不说这个法律实在是有点流氓,这种无责赔付跟明抢没什么区别,赤裸裸的就是专门为外国投资者量身定做的。



且不说核电站项目的技术含量和风险都比较高,在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再加上印度各方面的奇葩事向来不少,这样不分轻功皂白的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外国企业,明显就是坑人的节奏。

对英国公司来说就很尴尬了,项目还没启动,潜在风险就已经高得离谱,可问题是合同已经签了,这事搞得英国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就是我们的大国智慧,印度在面向全球招标时我们自然也接到了邀请,只不过对印度的惯常做法我们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在竞标开始之前,我国企业和政府已经对印度的商业环境和法律环境进行了深入评估。

印度这些年的行为向来是不靠谱,外资坟场的外号也不是白得的,再加上印度上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这一系列特点综合下来,都在告诉我们印度市场对外来投资者是非常不友好的。



虽然我们国家的核电实力是全球顶尖的存在,但我们也实在没有必要趟这趟浑水,果不其然印度这项立法一出,直接证实了我国当时的判断。

英国此时真是骑虎难下了,继续推进项目吧,风险高得离谱,稍有不慎就可能血本无归,退出的话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和资源都将付诸东流。

这个两难境地让英国企业在国际核电市场上非常尴尬,只有我国稳坐钓鱼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中国核电崛起

当印度的核电计划正闹得满城风雨时,中国核电行业却在悄无声息地加速发展,到2024年中国正在运行和建设中的核电机组总功率已经突破1.13亿千瓦,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跟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起步并不算早,但我们的优势是凭借强大的工业基础和持续的科研投入,所以我国核电站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一直都是全球领先。

欧美国家的核电站大都已经老旧了,当我们的核电站平均运行年限只有9年左右,所以我国的大多数核电站都处于高效运转状态,除了这些优势之外,我国还在不断推进新一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华龙一号就是我国完全自主核电技术的标志性名片。

我国核电技术已经开始逐渐走向海外了,现在华龙一号机组已经在国外落地生根,竞争力还非常强大,我国现在还在开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s)技术,等到这个技术取得突破之后,我们国家的核电能力将会再次上一个台阶,在很多专家看来,SMRs就是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新王牌。



随着国内核电站不断投入运营,我国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美欧,成为全球核电领域的领头羊。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我国每年核准的核电项目已经保持在10台左右,这个速度就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再加上我国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现在我国的能源已经大大减少了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除了太阳能和风能水利这些传统可再生资源之外,我国未来能源的核心部分大概率将是核电。

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核能和核技术,除了发电之外,核技术还能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



核技术如何逐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其实核技术早已经悄然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从医疗到农业,甚至是我们日常所穿的衣服都因核技术的发展而改变。

医疗领域就是核技术最早涉足的日常领域之一,核技术用用在医学成像和治疗中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现代医学可以通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清晰地显示人体内器官和组织的代谢活动。

以往需要通过手术或活检才能确诊的一些复杂病例,现在通过核磁共振可以快速解决,放射性同位素还可以用于癌症的放射治疗,直接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打击,这样就可以解决传统放疗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2024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多款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已经成功投放市场,绵阳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引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制备出放射性核素,为患者提供高效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自主技术的突破大幅降低了核医学诊疗的成本,也让更多患者能因为这些先进的核技术得到帮助。

其实核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也非常多样,很多看上去不起眼的工业产品都需要依托核技术的检测手段。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中子平台,这些中子谱仪就是检测行业的超级显微镜,能无损检测物质的内部结构。

在生产汽车轮胎时,就可以通过中子检测技术分析橡胶材料内部的微观结构,企业就可以通过这些微观结构调整配方,提升轮胎的性能和耐用性。

核技术在航空航天和高速铁路这些高端制造领域就更是有用武之地了,而且通过核技术我们还能种出更好的食物,核辐照育种就是一项典型的黑科技。



科学家通过低剂量的核辐射照射种子来改变植物的基因,培育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这项技术早就已经经过多年实践验证了。

我国科学家还通过核辐照技术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水稻品种,新品种不光身强体壮,能够抵御多种常见的病虫害,还能有效提升产量。长期看下来就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为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对农民来说简直太利好了,对国家来说粮食增收也是一件大好事,不光能让农民钱包更加充盈,仍然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有了更多的保障。

当然核技术对人类社会帮助最大的还是能源方面,我国正在建设的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就是个典型例子。



很多科学家将这种这种小型反应堆的设计看成是核能充电宝,它的占地面积只有传统核电站的十分之一,却能稳定提供10亿度的年发电量。

而且玲龙一号的使用场景非常丰富,发电这是其中最基础的功能之一,未来的玲龙一号还能用于城市供暖,海水淡化和石油开采等多个场景。等到玲龙一号这是完成并在国内推广之后,很多现在困扰我们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不光可以解决整个城市冬季供暖的问题,还能让我们喝上更加纯净的水。

在行内人眼里,可能就是人类走向下一个阶段的关键,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需要的就是能源,但是化石能源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核能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它是清洁能源的一种,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相比煤炭和天然气发电,核电站不安全不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更加友好。

所以这些年国家也在大力推进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我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取得突破之后,就可以为全人类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现在我们的技术已经到了突破的前夕,去年EAST装置成功实现了1亿度高温下403秒的稳定运行,打破了世界纪录。

结尾

核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是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部分,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核能早已不再是个发电手段,而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人类属于核能的时代已经来了,未来核能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