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三口之家,住在城郊的老小区。王大江是个木匠,手艺不错,接活儿也勤快。老婆刘慧在超市上班,儿子王小宝刚上小学,胖嘟嘟的,特爱吃糖。
可这家人有个奇怪的习惯——吃饭必戴头盔。
不管春夏秋冬,每次吃饭之前,他们都会从柜子里拿出各自的头盔,戴得严严实实,就连孩子也是一样。小区里的人开始还以为他们是图新鲜,可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邪门。
更奇怪的是,他们家门窗总是紧闭,就算盛夏三伏天,也不肯开一丝缝隙。就连倒垃圾、拿快递,王大江也戴着头盔,速度飞快地完成,一句话不说就缩回屋里,生怕别人看见什么似的。
小区里议论纷纷:
“这家子不会是得了什么怪病吧?”“难不成屋里有毒气?”“不会是搞什么神秘仪式吧?你看他们家猫都不养!”
说法一个比一个邪乎,甚至有人说半夜听见他们屋里有奇怪的声音,像是低低的呻吟,又像是什么东西被砸碎了。
终于,社区主任老李忍不住了,带着居委会的大妈们上门关心。可他们一敲门,屋里就寂静无声,足足等了十分钟,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露出王大江满头是汗的脸。
“哎呀,老李,啥事儿啊?”他陪着笑,语气却透着不耐烦。
“这不是关心你们嘛!”老李探头往里看,可屋里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大热天的,你们怎么不开窗啊?还有,这吃饭戴头盔是咋回事儿?”
“啊?这个啊……习惯了,习惯了。”王大江干笑两声,脚步不自觉地往后退了退。
“得了吧,我们大伙儿都担心呢,你到底说不说?”一个大妈直接道破。
王大江脸色变了变,随后紧张地往屋里看了一眼,仿佛在征求什么人的意见,半晌才道:“这……这事儿我们家有点儿特殊情况,不方便说。”
说完,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事儿越传越邪乎,连新闻记者都闻讯赶来,可王家依旧死守秘密,谁问都不说。最终,还是小区里的一个退休老医生给专家打了电话,让他们来看看——是不是这家人集体中毒了,或者精神出问题了?
专家团队带着仪器上门了。
王家这次倒是没推辞,甚至主动配合,打开了门。可这一开门,专家们全都愣住了——
屋里的墙壁、天花板,全是坑坑洼洼的凹痕,像是被无数颗小子弹打出来的!
桌子上放着半盘青菜,菜叶上竟然嵌着几颗小石子,闪着奇怪的光。王大江和刘慧老老实实地戴着头盔,连专家们进来后都没摘下来。
专家们四处检查,一边做记录,一边问:“你们家,到底怎么回事?”
王大江终于叹了口气,指了指天花板:“你们听。”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几秒后,只听“嗖”的一声,一颗小石子以极快的速度从天花板的一个小孔里射了下来,正好砸在桌子上,“叮”地一声弹了起来!
“这……这是什么?”一个专家瞪大了眼睛。
“就是这玩意儿!”刘慧苦笑着说,“我们家天花板上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会掉这种高速的小石子下来,饭桌上最严重,有时候一顿饭下来,菜都能砸出坑!你们说我们能不戴头盔吗?”
专家们面面相觑,随即纷纷戴上护目镜,小心翼翼地开始调查。
经过几个小时的检测,他们终于找到了真相——
王家的楼上,竟然藏着一台“自制弹丸发射装置”!
原来,楼上住着一个年轻小伙子,喜欢鼓捣各种机械。他在家里摆弄一个实验装置,本来是想研究弹丸高速撞击的物理现象,结果因为计算错误,导致弹道穿透了地板,每天不定时地往王家发射小石子!
更离谱的是,他以为这个装置坏了,没再继续实验,可装置的自动程序还在继续,每天都定时发射,像是幽灵炮台一样,不停地给王家“投弹”!
“我……我真不知道啊!”小伙子被警察带下来后,吓得连连道歉,“我以为它已经停了……”
“停个鬼!”王大江摘下头盔,愤怒地指着他,“我家这几个月吃饭都跟打仗一样,炒个菜都得躲着,家里的猫都被吓跑了!”
听到这,小区里的人也炸开了锅:
“怪不得他们家老是戴头盔吃饭!”“可怜啊,这么长时间都不敢说!”“这不算故意伤害吗?得赔!”
最后,专家们拆除了装置,楼上的小伙子被警察带走调查,而王家终于能过上正常的日子了。
第二天,王家破天荒地打开了窗户,刘慧笑着对邻居们说:“今天,咱们终于能安心吃饭了,不用戴头盔了!”
整个小区的人,都为他们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