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已经破138亿,一路进军到全球票房第8,正在冲刺全球票房第7。
网友们都在乐观估计,有没有机会“保五争三”?
人们纷纷猜测的同时,也忽然发觉,原来那些以为高不可攀的好莱坞大电影,现在已经被《哪吒2》持平甚超越了。
饺子的才华和能力,惊艳了世界。
在惊叹的同时,大家也在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当我们都在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时,可能没想过,自家的孩子,可能正在羡慕“别人家的妈妈”。
默默为饺子撑起一片天的人,正是被孩子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妈”。
饺子,本名杨宇,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华西药学院,是国内顶尖的药学院系之一,也是全国公认的5所历史最为悠久的药学院系之一。
从医科院校毕业,将会有稳定的职业和不错的收入,可他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刚工作不久,命运就给了他沉重一击,父亲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柔弱的肩上。
那时,母亲每月仅靠着1000元的微薄退休金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很多人一般在这种时候,都会选择保住自己稳定的工作,一边在亲朋好友的羡慕中过体面日子,一边也让退休了的母亲安享退休生活。
可是,饺子想要做动画的心怎么也止不住地躁动。
所以,生活的困苦并没有磨灭饺子心中的梦想。从小到大来自妈妈无条件的爱也给了他辞职的勇气。
于是,在工作第二年,他毅然决然地辞掉了广告公司的工作,一猛子就扎进了动画喜剧短片的创作中。
这个决定,让他在普通人眼里无疑成了别人“异类”,甚至很多人会觉得他不务正业。
可饺子不管那些,一心一意地为了自己的梦想暂时过上了“啃老族”的生活。
在那三年里,他几乎与外界隔绝,每天就在客厅、卧室、厕所三点一线间穿梭,全身心地投入到动画创作中。
周围的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邻居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嘲讽饺子是个“无业游民”。
换做别的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估计早就不是滋味儿了,说不定还会埋怨孩子不懂事。
可饺子妈妈却不一样,她霸气回怼:“我儿在修仙!”
就这一句话,瞬间让人感受到了她的坚定和魄力。
在她心里,儿子不是在无所事事,而是在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这条路上充满了荆棘。
饺子妈妈的支持,远不止体现在言语上。
她早就发现了儿子对动画的热爱。
当年,饺子在医学院读书时,就在《解剖学》课本里偷偷画了4年的分镜稿,那些小小的火柴人,承载着他大大的梦想,而妈妈都看在了眼里。
为了支持儿子,妈妈搬回了老破小,用自己那点微薄的退休金,养了儿子三年。
在生活上,饺子妈妈更是无微不至。
她知道创作需要灵感,所以每次做好饭菜,哪怕热了又凉,凉了又热,她也绝不轻易敲门催促儿子吃饭。
到了深夜,她担心儿子熬夜伤身体,又怕断电丢失创作内容,就偷偷去关电闸,还特意保留电脑电量。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却处处透露着妈妈对饺子深深的爱。
在妈妈的支持下,饺子全身心地投入创作,苦熬三年,终于,2008年,《打,打个大西瓜》问世了。
这部短片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先后入围第6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最佳动画短片奖,还拿下了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国内外奖项。
这部短片独特的创意和精彩的画面,让人们看到了饺子的才华。
2010年,深圳首届国际“金鹏奖”短片大赛中,《打,打个大西瓜》又拿下两项大奖。
评委会主席冯小刚喊话饺子:“我觉得他有非常好非常好的想象力,我今天可以对着电视告诉这位导演,我非常期待着和你见面,希望有机会和你合作。”
这次成功,也让饺子更加坚定了在动画领域继续前行的决心。
此后,饺子没有停下脚步,他不断积累经验,打磨自己的技艺。
终于,《哪吒2》继《哪吒1》的横空出世后在今年的春节档高开疯走。
这部电影凭借精彩的剧情、精美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票房一路飙升,早已突破百亿大关,最终问鼎全球动画榜榜首宝座。
饺子也从一个不被看好的“追梦人”,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导演。
饺子的成功,离不开妈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和坚定支持。
在饺子妈妈这里,真正的母爱,从不是把孩子困在自己的羽翼下,而是在孩子逐梦的路上,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她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束缚,也没有因为暂时的困难和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就阻止孩子追求梦想。
在自己孩子遇到挫折和质疑时,她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言行如一地支持他。
(网传饺子母亲照片)
当《哪吒2》开始爆火时,饺子妈妈满小区逢人就说《哪吒2》是她儿子拍的 。起初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都以为她是在炫耀显摆自己儿子有多优秀。
可后来她说,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让更多人去看,是想帮儿子。
看,她就是这样的母亲,心里想的,永远是:我能为自己孩子做点什么。
鲁健问饺子,有没有哪一句台词是你特别想表达的?
“母亲从来没有在意过,哪吒是成仙还是成魔。
母亲只是希望哪吒知道,她永远都爱他。”
(木易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