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有一股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格局的走向,而这股力量就来自于中俄之间的紧密合作。最近,中俄之间的头等大事被曝光,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此同时,王毅外长的一番话更是石破天惊,也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的算盘彻底落空。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近年来,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22 年 2 月之后,俄罗斯对欧洲出口的天然气份额大幅减少 ,这使得俄罗斯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天然气出口市场,而中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其中,“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线项目备受关注。按照计划,这条管线完工后,预计每年从俄罗斯亚马尔地区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 5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倘若建成,将极大地填补俄罗斯因对欧出口下滑出现的资金空缺。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为此没少和中国、蒙古国进行交流。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线资料图

然而,这个项目的进展却并不顺利。原本计划在 2024 年开工,可直到现在都没有动工的消息。究其原因,蒙古国的态度成为了关键因素。近年来,蒙古国内部鼓吹 “第三邻国” 战略,积极与美国以及西方搞好关系。这样的外交立场,让中方对途经蒙古国管道的安全性有所担忧,同时也使得蒙古国对于建设 “西伯利亚力量 - 2 号” 管道并不积极。

就在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项目陷入僵局之时,新的转机出现了。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透露,俄方已启动经过哈萨克斯坦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预计新管道每年可输送 450 亿立方米天然气。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也表示全力支持该项目,俄哈双方在原则上已解决了几乎所有与供应气可能性有关的问题。这意味着一条新的天然气管线即将诞生,也表明俄罗斯在天然气出口问题上开始做出新的布局。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线资料图

而在中俄关系层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不得不提。在今年 3 月 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 “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在中国领导人和普京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持着高水平的运行。双方政治互信持续深化,互利合作优势互补,民间交往热情高涨,去年双方贸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 2400 亿美元,提前完成了 2000 亿美元的既定目标。王毅强调,中俄双方打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冷战旧时代的大国关系的新范式,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础上,坚持永久睦邻友好,深化全面战略合作。这一番话,无疑是向全世界宣告了中俄关系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再看国际上另一股势力的动向,特朗普的一些举动也颇值得玩味。美国舆论猜测特朗普突然 “示好” 普京,意在挑拨离间中俄关系。但这种分化中俄关系的想法并不容易实现,美俄 “亲近” 不仅可能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美国背上沉重的包袱,跨大西洋联盟也会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欧洲对美国的信任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专家也指出,普京虽可能接受特朗普递来的 “糖果”,但并不见得就此和中国疏远,反而可能出现美俄关系趋于正常,中俄关系持续深化的局面。



特朗普资料图

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国际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俄之间的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无论是在能源合作项目上,还是在政治互信、经济贸易等方面,中俄都在不断地深化合作,共同发展。王毅外长的话,更是为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坚持走不同于冷战旧时代的大国关系新范式之路。而特朗普试图挑拨中俄关系的算盘,在中俄紧密的合作面前,注定是要落空的。在未来,相信中俄会继续携手共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也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