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小行星陆地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智利站用望远镜发现一颗直径估计为40-90米的小行星。

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命名编号为2024YR4的不速之客。



这是几乎是人类未来几年内最有可能发生的可预测的最大灾难了,但同时也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好消息是目前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最新观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已经从3.1%降到“接近为零”。



但坏消息是概率或将还有波动,若是真的撞上会有多大的后果?



01

对于太空,咱们人类的探索真的是少之又少,但面对小行星撞击的“危险信号”人类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了。

只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随着对外太空探索设备的升级如今已经能够预测可能会撞上的陨石、小行星等不明物体。



这次的不速之客早已不是科学家们第一次观测到它了,就在去年的年底也就是12月25日,它的运动轨迹甚至能和地球擦肩而过!

据资料报道当时二者差点就来个亲密接触,距离一度相近82万公里(地月距离也不过短短的38.5万千米)。



两倍的地月距离,这俨然已经走入了地球的引力域范围内。

这样招摇过市的举动自然是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重视,就连天文学界的好奇宝宝哈勃望远镜都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只盯着它看。



因为宇宙观测如同雾里航海,观测的距离有限,一旦这颗小行星脱离了望远镜的观测范围,再见到它的时候与地球的距离早已是近在咫尺了。

而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之后,科学家们基本推测出了它的运动轨迹。



从金星轨道穿出穿过地球轨道再穿过木星轨道,几大行星的轨道它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更重要的是几乎是每4年经过一次地球轨道。

这不妥妥的宇宙该溜子嘛。

而且它两次经过地球轨道的并在很长一段距离上都重合的样子实属让人……不得不防啊。



万一在经过地球轨道的时候相撞,以他的个头摧毁一座人类城市简直是绰绰有余,其威力达到500个广岛原子弹。

就算掉入深海,引起的海啸和大面积的海洋生态破坏也够咱们喝上一壶的了。



在放出的预测图中显示,它的预测着陆点就在南美洲到东南亚的赤道附近,陆地占比一度达到了50左右%。

而且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演,这颗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3日与地球相撞的概率从最初的1%一路飙升到了3.1%。



虽然数据上来看依然是蚂蚁般渺小,只是以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已经可以算是这几年之内相当快的可能与地球有撞击的天体了。

而且这样的概率几乎就相当于五次抛硬币你全部猜对,你说可能小,但一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赌得起那一次万一吗?



基于此次考量,联合国也不得不首次开启了行星的防御机制,

而且不仅如此咱们也在相关领域开始贡献自己的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



这是一份来自2023年的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招聘表。

对,你没看错,以往只会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面的行星防御专家现在竟然出现在了国防科技工业局的招聘总单上……

一旦招聘那就意味着要进行各种有关行星防御的演练。



02

先不说小行星撞击这样宇宙中最常见的危险。

说不定在日后只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外星人入侵和伽马射线侵扰等等也得陆续加入到演练项目中。



真是不得不感慨,有些时候当幻想照进现实,一切来的是那么猝不及防。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人类的科技发展,我们也不得不转头看向浩瀚的银河,面对各种各样的未知威胁了。



除了直接的防御,我们还在探测系统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

占了半个大山的天眼(FAST)够牛吧,但是这只是中国计划在未来进行浩瀚的宇宙深空观测计划的冰山一角。



另一个就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带头在重庆谋划的“中国复眼”雷达观测系统,由多个雷达探测装置组成的探测阵列,酷似苍蝇复眼因此而得名。

同时它的可预测的探测范围直达1.5亿千米,相当于是一个天文单位。



更别说2026年在太空站的基础上直接将太空望远镜发射到太空中的计划,在没有了地球大气层等外在因素的干扰,这样的观测能力更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

除了在观测上的中国方案,在针对小行星的打击上贡献的中国力量也不小……



03

提到改变小行星轨道,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核弹直接给它炸开简单又省事。

但你还真别说,这样的方案可能再过个一百年也不会被列入正式考虑的方案之一。



但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先不说核弹对于大型小行星来说就像挠痒痒一般了。



就算真能撼动小行星被炸裂的小型小行星的行星碎片又该怎么办?

但不得不说这个方案在现实生活中也多次被应用并且有不错的收益。

毕竟当它放在电影院上为影视行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时候没有人会因此受伤~



而目前最成熟的拦截方法还得是动能撞击。

《流浪地球》还记得吧,动能撞击的原理和电影里的很相似,就是依靠机器产生的推动力强行推走小行星。



只是远在天边的小行星虽小,但要找到精确的推动点和足够的推动力也需要经过上千次的模拟演练。

而我国早就计划在2027年开始着手准备相关的实验了,为此长征五号也加入了该方案中发光发热。



相信中国的加入,一定又是人类应对太空威胁力量的一大助力~

虽然天文学界如此兴师动众,作为普通人的咱们也完全不必要惊慌。



毕竟拼多多99%的概率你都提现不成功这目前最高才3%怕什么?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一切以实时概率数据为准。

先说不现在概率已经降到近乎为零,况且地球也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风大浪了……



04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的通古斯地区直径在50-70米的小行星冲入大气层最终与地球相撞。

爆炸能量相当于1000-1500万吨的TNT炸药,直接摧毁了2000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历史上称它为“通古斯大爆炸。”



而这次的2024YR4的大小与通古斯大爆炸的罪魁祸首如出一辙。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造成的灾难也就和此次伤害几乎一样,听到这里也可以松一口气,至少还没有到造成人类灭亡的程度。



而想要造成地球上物种大灭绝的行星直径至少也得有10公里才行。

就像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墨西哥的犹卡坦半岛造成的恐龙灭绝的大灾难一样。



更别说这次灾难只是摧毁了大型恐龙,小型动物和一些小型恐龙依然在此后繁衍进化,造就了如今的我们。

05

所以说小行星毁灭地球的事情,完全轮不到我们来担心。



只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就好更别提以后的地球危机逐渐有了人类的介入之后,可应对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

相比之下咱们应该更加关心上班迟到老板会不会扣工资,或者今晚孩子睡觉不会又要尿床吧?



文/编辑:y

信源:



科学与宇宙 人类第二次太空动能撞击技术即将开始,撞击对象的照片刚刚传回来。
2022-09-10 19:20 山西



中科院物理所 一颗小行星7年内或将撞击地球?别害怕,也不是第一次了... 2025-02-20 21:03



小行星7年后或撞地球?威力超过原子弹!中国紧急招聘行星防御员工?
2025-02-24 09:20·晋中政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