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联手“做局”乌克兰,欧洲准备硬钢美国,这种状态下,泽连斯基还能撑多久?

当地时间周一,联合国大会上围绕俄乌冲突的问题再次引发了热烈讨论,尤其是美国的态度转变,更是让人瞩目,他们正忙着与昔日盟友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对峙。

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乌克兰在联合国提出了一项决议,继续谴责俄罗斯,并呼吁实现“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

这个决议虽然获得了93票赞成,但也有18国反对和65国选择弃权。

令人意外的是,美国居然投了反对票,与俄罗斯站在了同一阵营。

为了抵制乌克兰的提案,美国提出了一个简短的竞争性决议。然而,这份决议并未顺利通过。

由于欧洲国家针对该提案提出了3项修正案并获得通过,美国代表出乎意料地对自己提出的决议投了弃权票。

这场外交博弈不仅折射了各方在俄乌问题上的复杂立场,也展示出美国与其传统盟友之间出现了显著的分歧。

尽管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但也确实反映了国际舆论的风向。因此,美国在此时做出如此明显的立场转变,确实少见。



美国驻联合国临时代办多萝西·卡米尔·谢亚指出,以往联合国通过的谴责俄罗斯的决议从未改变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欧洲提出的修正案只是在进行口水战,没有实质性助益于结束战争。

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劝说乌克兰和欧洲国家撤回他们的决议,但未能成功于是,美国决定单独提出一项竞争性决议,这一举动使得美国与欧洲盟友关系紧张。

显而易见,美俄正在联手给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做局”。

欧洲外交官对此表示愤慨,因为他们认为美方此举是放弃了与盟友协商的机会,直接导致了盟友关系的裂痕,对此他们感到愤怒。

美国的这一系列操作既反映了其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策略调整,也凸显了在大国博弈中,各方利益和策略的不断变化和角力。

从一开始敢怒不敢言,到现在,欧洲开始和美国对着干了,动静还挺大。

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欧洲各国领导人似乎分成了两路:

一派亲自前往乌克兰,表示对泽连斯基的支持;另一派则前往白宫,希望能说服特朗普不要放弃乌克兰。

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尽管特朗普继续对泽连斯基持批评态度,并施压乌克兰签署稀土协议,但泽连斯基却迎来了多位欧洲领导人的支持。

这些领导人齐聚基辅,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西班牙、拉脱维亚、挪威、芬兰、瑞典等国的领导人,北美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加入了这次访问。



从现场看到的图片和视频来看,泽连斯基感动至极,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在这个艰难时刻,来自欧洲的支持无疑让他心里温暖。

冯德莱恩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称“乌克兰属于欧洲”,并强调这不仅是乌克兰的生存之战,也是关乎欧洲命运的战斗。

欧洲国家还带来了实质性的支持。

英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称这是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制裁措施。

欧盟计划下月为乌克兰提供35亿欧元的援助,并对俄罗斯实施第16轮制裁。

加拿大将提供新的装甲车,并从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中拨付50亿美元用于支援乌克兰,同时提供其他形式的赠款。

瑞典已经开始向乌克兰运输价值1.13亿美元的防空系统,甚至瑞士和法国也在考虑派遣维和人员前往乌克兰。

这种支持力度显示出欧洲对乌克兰的坚定立场,与美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欧洲正在用行动证明,尽管在地缘政治上复杂多变,他们依然选择力挺乌克兰。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泽连斯基还能撑多久?

近段时间,特朗普频繁提到美乌之间的重要协议,特别是涉及关键矿产和稀土的合作。

他认为,这项协议将帮助美国收回投入乌克兰的大量金钱和武器。

他还表示,希望泽连斯基尽快访问美国,亲自签署这项矿产和稀土协议。



要知道,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评价并不友好,不久前还称他为“勉强算成功的喜剧演员”,指责其欺骗美国3500亿美元。

不过,泽连斯基反驳,乌克兰只获得了1000亿美元,而且是无需归还的赠款。他明确表示,不会签署任何让乌克兰背负沉重责任的协议。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乌克兰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

如果美俄绕开欧洲直接达成停火协议,乌克兰可能面临割地或资源换取和平的屈辱选择。而如果拒绝这种妥协,失去西方支持的乌军可能难以为继。

无论结局如何,乌克兰的主权和尊严都面临严峻考验,而唯一确定的是:留给乌克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