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为乌克兰撑腰,欧洲和美国对着干了
近日,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欧洲各国领导人纷纷齐聚乌克兰首都基辅,挺身而出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欧洲不再只是坐在观众席上的旁观者,而是铁了心要成为舞台中央的主演。
然而,另一边的大洋彼岸,特朗普却似乎并没有被这种团结所感染,反而继续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施压,要他签署关于稀土协议的条款。这背后,是一局复杂的国际象棋,一场因立场不同而引发的地缘政治对决。
1、对美掀桌?十几个欧洲领导人齐聚基辅
在这场戏剧性事件中,欧洲的姿态无疑是鲜明的。
让我们来看看那天齐聚基辅的欧洲领导人阵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以及来自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的领导人如丹麦、挪威、芬兰等国的元首。就连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也现身其中。
欧洲此刻的表态,无疑是雪中送炭。在此期间,英国走在了前头,宣布对俄罗斯实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揽子制裁措施。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外界表明,英国对于俄乌冲突的立场是坚定且毫不妥协的。
与此同时,欧盟也没闲着,他们计划下个月向乌克兰提供一笔新的35亿欧元援助,同时推出第16轮对俄制裁。这样的举措,可以说是在用经济手段施压,期待能以此迫使俄罗斯作出某种让步。
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也不甘落后。特鲁多政府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新的装甲车辆,并从已有的冻结俄罗斯资产中拨款50亿美元,加上其他形式的赠款,这些资源将成为乌克兰抗衡的有力支持。
2、决心为乌撑腰,欧洲和美国对着干
引人关注的是英国和法国计划在必要情况下向乌克兰部署欧洲维和人员的提议。这一行动尽管充满了风险,但无疑表明了英法在寻求保护乌克兰主权完整方面的坚定决心。
可以说,此时的欧洲和北美国家正试图通过各自的方式,实现战略合力,形成一种包围之势,让俄罗斯感受到来自全球的压力。
因此,在传出的视频和照片中,乌克兰领导人眼含泪光,这或许是因为在夹缝中求存的日子里,他看到了真实的援手。
这个情景其实很好理解,乌克兰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俄罗斯的持续压力和美国摇摆不定的态度。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值得注意。那就是此次欧洲领导人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基辅,一路则赶赴白宫。这期间,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带着“讨价还价”的使命去了华盛顿白宫,企图说服特朗普不要和普京会唔、不要放弃乌克兰。
3、美欧分歧露出苗头
令人玩味的是,在这样一场国际舆论战中,欧洲和美国的态度上却出现微妙的裂缝。
其实,从欧洲的角度来看,他们并不想被任何外力牵着鼻子走,而是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正如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上所说的那样,“乌克兰属于欧洲”,这不仅仅是对乌克兰的支持,更是对欧洲自身命运的强调。
也就是说,在生存这场大戏中,不仅乌克兰的命运攸关,欧洲的未来同样岌岌可危。
然而,对于特朗普而言,他的思维轨迹似乎与此截然不同,而是更多地聚焦在如何最大化地实现美国自身利益,比如推进稀土协议的签署。在这背后,是美国对全球资源掌控欲望的又一次显露。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微妙的图景:欧洲在尽全力展示其决心与团结,美国则在利益权衡中摇摆不定。当英国和法国绞尽脑汁试图在军事问题上取得突破,而美国却保持观望时,乌克兰这颗棋子最终会被怎样安置?是继续在风雨中漂泊,还是终于迎来和平的曙光,这都让人充满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