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HB

2004年,震惊全国的“杨新海案”终于告破。

横跨4省,牵扯人命67条,凶恶程度简直世所罕见。

犯下累累罪行的杨新海,被当庭判处枪决。

据说在临行前他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是因为害怕还是另有原因?



犯案26起,身背67条人命的杀人狂魔终于伏法。

全国人民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杨新海背后的故事也浮出了水面。

谁能想到被称为“嗜血恶魔”的他,小时候竟然是村民口中的老实娃娃。

这是怎么一回事?又是什么让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邻居眼中的老实娃娃

1968年出生的杨新海,家里兄弟姐妹众多。

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众多的兄弟姐妹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从小他就过着艰苦的生活。



小时候的杨新海聪明伶俐,特别喜欢画画,可以说画什么像什么。

街坊四邻对他的评价是“勤快老实,是个好娃娃”。

因为聪明又勤奋,杨新海成为了家里唯一一个考上高中的孩子。



那个年代,能够考上高中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意味着有机会去考大学。

如果能够考上大学,绝对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喜事。

可在旁人看来的大喜事,对杨新海一家来说却截然相反。



因为家里条件困难,父母根本凑不出钱让他去读高中。

为此他和家里大吵了几架,也即便再吵架也是于事无补。

最后还是父母四处借钱,凑够了学费让他去读高中。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当时的学校食堂吃饭需要饭票,一般都是学生从家里带粮食来换饭票。

可杨新海的家里只是凑学费已经砸锅卖铁四处举债了,哪里还有粮食让他换饭票。

其他同学上食堂吃饭的时候,他只能自己烧饭,有时候只能煮些野菜充饥。



这样的生活让他备受煎熬,也为日后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他读高三的时候,让人给家里捎信看能不能送些粮食来换饭票。

当他的父亲杨俊关背着两袋小麦赶到学校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曾想靠双手过上好日子

当杨俊关赶到学校,学校老师告诉他杨新海已经好几天没来上课了。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让杨俊关立在了原地,手里的粮食重重摔在了地上。

杨新海的母亲知道这个消息后每天以泪洗面,到处托人寻找。



并许诺,只要找到孩子,一定在村里放电影庆祝。

可是找了很多天,始终没有一点消息。

杨新海去了哪里?难道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吗?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杨新海决定辍学打工。

那时的他才十几岁,便跟随别人前往焦作的煤矿打工。



煤矿的工作异常艰苦,无法承受的杨新海又跑到太原的一个建筑工地给人家做饭。

为了不让家里担心,他还给家里写过一封信,让家里不要挂念他。

就这样,杨新海在外面四处漂泊,希望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可是命运却在这个时候和他开起了玩笑。



因为年纪小,他在找工作的时候处处受挫。

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又多次碰到干完活儿不给工资的情况。

连续不断的挫折让他心生怨恨,心理也慢慢开始扭曲。

终于,在一家餐馆打工时,他爆发了。



嗜血恶魔的诞生

在又一次打了白工之后,杨新海再也无法控制自己。

他在离开的时候偷了餐馆一个铝盆,这是他第一次偷东西。

他第一次知道,钱可以来得这么容易。

有了这一次经历,他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因为盗窃被抓进了劳教所。



在进入劳教所前他的女朋友曾经来看他,告诉他要好好改过自新,自己等他出来。

在劳教所的日子里,女友的承诺成为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可当他劳教结束,满怀期待的去找女友,却正好赶上了女友结婚的日子。

连续遭受命运的打击,杨新海的内心彻底扭曲。



1996年,他因为强奸未遂被判刑5年。

出狱后不仅没有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流窜多地作案。

从2000年9月到2003年8月,杨新海疯狂作案26起,杀害67人,强奸23人。



种种罪行堪称疯狂至极,案发后警方发起全力追捕,却一次又一次被他逃脱。

他到底有何本领,竟然能屡次逃脱警方的追捕?



极强的反侦查能力

杨新海曾经多次入狱,有着很强的反侦查能力。

在作案地点上,他经常会选择那些交通不便的偏僻村庄。

为了不引起人们注意,他经常不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步行数十公里赶往作案现场。



作案后又趁着天黑火速离开,不留下一点痕迹。

当地村民很少有人见过他,就算见过他也几乎对他没有任何印象,

这就营造出了一种本地人作案的假象,也一度让警方的调查方向陷入歧途。

而这还只是他反侦查能力的其中一小部分。



2002年1月西平县刘庄村案发后,警方判断凶手已经逃往漯河。

在现场只调查了40分钟后,便火速赶往漯河。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警方赶到漯河之后竟然一无所获。

难道是判断失误,凶手没有逃往这个方向?



在抓到杨新海后才知道,他在作案后确实逃往了漯河,但天亮之后便乘坐头班车逃到了许昌。

等到天亮之后案发,警方赶到漯河的时候,他已经身在近百公里之外的许昌。

随着杨新海被抓,另一个困扰警方很久的谜团也被揭开。



2002年10月22日,驻马店宋集乡一家村民被害。

接到报警后,警方火速赶到案发现场。

在现场,警方发现了一枚残存的袜子足印,以此判断作案凶手曾经袜子进入现场。

这令警方百思不得其解,凶手为何要专门脱了鞋作案呢?



直到杨新海被抓获这个谜团才得以揭开。

据他供述,他并不是脱鞋作案,而是将袜子套在了鞋上。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在现场留下鞋印。

强大的反侦察能力让警方的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天网恢恢,嗜血恶魔终落网

随着杨新海越来越疯狂,警方逐渐找到了破案方向。

在将案件整理归纳后,警方决定并案侦查,发布了豫南8·15系列杀人案宣传提纲。

这意味着警方的搜查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锁定了一些犯罪嫌疑人的特征。



也许是提纲起到了震慑作用,杨新海的作案范围开始往山东、河北等地转移。

2003年11月3日夜里,警方在河北沧州的一个小旅馆内将其抓获。

至此,震惊全国的皖豫鲁冀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

面对种种指控,杨新海又作何反应呢?



2004年2月1日,杨新海案在漯河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为了保证警力充足,漯河市中院抽调了40多名法警前来执勤。



早上7点半左右,关押杨新海的囚车在数辆警车的押送下来到法院门口。

因为正门聚集了大量记者和围观群众,他们并没有在正门停留,而是绕到后门进入。

早上8时许,杨新海和辩护律师进入法庭,庭审正式开始。



庭审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半,仅起诉书就超过了100页。

在庭审过程中,杨新海对多数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部分犯罪事实却妄图狡赖。

最终在经过接近12个小时的紧张审理后,法官当庭宣判杨新海死刑。

面对这样的审判结果,杨新海会伏法认罪吗?



宣判结束后,杨新海原本有15天的上诉期。

也许是知道结果已经注定,他选择了当庭认罪,放弃了上诉的机会。

等待他的,将是枪决。



是恐惧的颤抖,还是另有原因?

2004年2月14日,当其他人在欢度情人节的时候,杨新海被押往了刑场。

来到刑场,法官要求杨新海在死刑裁决送达书上签字。

可杨新海却拒绝了,他要求法官将裁决书放到地上。



法官接受了他的这一要求,将裁决书放在了他身前的地上。

这时杨新海才拿起笔慢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据当时在场的记者回忆,签字时杨新海的手明显在颤抖,试了几次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签完字后他又忘记了当天的日期,在和法官确认之后才完成了整个流程。

看到杨新海的表现,记者怀疑是面对死亡的恐惧让他的身体止不住地颤抖。

而在场的一名法官却表示他之所以发抖是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



据他透露,杨新海在被捕后曾经多次表示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杨新海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而他临刑前为什么会止不住的颤抖,成为了永远的谜团。

信息来源:百科:杨新海



新浪网:杨新海当庭表示放弃上诉 如被执行将被枪决



新浪网:杨新海的人生轨迹:梦想破碎竟变为杀人“狂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