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标志着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2025年,首个“非遗版春节”期间,中国国内航线和出入境航线的机票预订量显著增长,国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高达203%。这不仅是中国旅游业的春天,更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契机。
同时,春节档电影票房以95.1亿元的总票房和1.87亿的观影人次,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精彩片段与海报,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轮番播放,影片未映先火,TikTok上“哪吒”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国际观众对影片品质的高度认可,更展示了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巨大市场潜力。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从神话故事、角色设定到美术风格、音乐配乐,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韵味,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全球观众得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世界各地的庆祝活动更是将春节民俗“玩”出了新花样。泰国水族馆的“水下舞龙”、中老铁路上的“车厢春晚”、NBA赛场里的中国大鼓、巴拿马夜空的自贡彩灯……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更让中华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走进了世界人民的心中。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的市场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升级,为数字文化贸易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政策引领、技术驱动和资本推动的多重作用下,中国数字文化贸易的规模和样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与日俱增。
一、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
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的高度适配性,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数字技术不仅全链路赋能文化产业的创意设计、内容生成、制作传播、智能分发、版权保护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还创造出了新的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了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多样、形态更具多元、表现力更为丰富。
在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电子竞技、云游文博、数字动漫等领域,5G、AR、AI、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正被广泛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品质和体验,还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例如,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助力网文和短剧“一键出海”,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实现了全球读者的零时差“追更”。这种创新的出海模式,促进了出海网络文学类型、语种和读者群的多样化,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数字文化平台出海,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数字文化平台企业依托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合作和并购等方式出海,搭建海外内容原创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探知和挖掘海外消费者的兴趣,培养稳定的海外受众,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音乐流媒体平台如腾讯音乐的JOOX和短视频平台如抖音(TikTok),通过创新叙事方式,将中国音乐、舞蹈和短视频内容传播到全球。中国影视剧如《甄嬛传》《琅琊榜》等,通过流媒体平台如爱奇艺国际版iQIYI和腾讯视频WeTV走向国际市场,受到海外观众的热烈欢迎。国产游戏《原神》《黑神话:悟空》更是将中国山水、建筑、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融入游戏情景,成功吸引了全球玩家的关注,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掌阅国际版iReader等平台将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多种语言,使海外读者能够更便捷地接触中国文化。这些数字文化平台的出海,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还为全球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
三、中国数字文化贸易多样态联动,文化出海又出彩
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包括电竞)和网络影视剧被称为文化出海“新三样”,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用户的关注,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网络文学出海携带跨文化传播基因,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用共读共创和艺术想象融合了东西方文学宝藏。自2001年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网等网络文学平台成立起,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影响力逐步扩大。如今,中国网络文学已与美国好莱坞大片、日本动漫、韩国偶像剧一起被并称为“世界四大文化奇观”。2023年,中国网文出海市场规模突破40亿元,作品质量稳定提升,作品数量持续增长。这些丰富多样的网文作品不仅为影视、游戏、微短剧等下游产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IP资源,还促进了网文、网游和网剧IP的相互加持和彼此成就。
网络游戏和电子竞技出海则以游戏开道、社交打底、文化互鉴,让中国故事插上科技和创意的翅膀,让国内外玩家互娱共赏共情。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游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线上+线下”联动的运营模式,逐步改变了全球游戏市场格局。如今,中国出海移动游戏的用户支出名列全球第一,中国游戏企业的海外投资版图已基本实现全球覆盖。米哈游开发的手机游戏《原神》更是将中国节气、戏曲元素和唱法、传统舞狮、茶叶山歌和鱼灯、非遗技艺等多元文化要素融入游戏中,让更多的海外玩家感受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与游戏产业相关的电子竞技出海也实现了突破。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电子竞技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竞游戏占据三款亮相赛场的电竞项目。这标志着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具备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为我国电竞产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中国电竞企业通过数字贸易积极参与全球化,输出电竞商业模式和行业标准,为全球电竞产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网络影视剧讲述中国新时代故事。2023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市场呈现剧集数量减少、质量提升的新趋势。制作公司更加注重内容的本质和观众的体验,网络平台成为国产剧集海内外新的传播渠道。国产剧受到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观众的喜爱,出海模式和出海内容逐渐升级优化。传统的国产影视剧出海模式主要是被海外电视台或传媒机构采购后配音转译,并通过海外电视台在当地播放。这种发行方式比较被动,过多依赖“中介”平台,难以形成体系。而出海的剧集题材也主要为古装剧。如今,影视制作公司主要通过国内视频平台的国际版在海外发行传播影视剧,或者与国际流媒体平台合作,在YouTube等视频分享平台上发布内容。这种新的出海模式不仅提升了国产剧的海外传播效果,还丰富了海外观众的观影选择。
近年来,以记录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创作理念的现实题材剧逐渐成为影视出海的主力。《山海情》展现了福建宁夏两省携手合作扶贫、攻坚克难和共同富裕的故事;《鸡毛飞上天》讲述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以及企业家创业的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和方案,还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海外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剧集在海外热播,国产影视内容出海已从单纯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内容买卖升级为输出IP供海外翻拍的新阶段。中国创作者的创意和实力得到国际认可,《你好,李焕英》被好莱坞翻拍,《三十而已》翻拍权在国际市场热销。这些成功案例不仅为中国影视产业赢得了国际声誉,还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短视频和微短剧:跨越文化壁垒的新窗口。在消费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和国内用户增长进入瓶颈的背景下,国内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等内容平台纷纷出海。快手海外版Kwai、抖音海外版TikTok、B站海外版bilibili等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成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TikTok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全球瞩目的社交媒体平台。根据data.ai2024年发布的报告,TikTok成为首个创造100亿美元消费者支出的非游戏移动应用,也是全球首个单季度用户消费支出超10亿美元的应用。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TikTok在全球市场的巨大影响力,也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短视频承载内容广泛,方式灵活多样,能够有效消除文化、语言和地域隔阂。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方面,短视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无论是政府、主流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以官方话语或平民化视角讲述中国故事。这些短视频内容涵盖了日常生活工作、文化旅游、美食健康等多个方面,吸引了大量海外受众的持续关注。
同时,国内微短剧行业的头部企业也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他们针对目标市场建立出海微短剧应用,如中文在线集团旗下的枫叶互动的ReelShort、点众科技的DramaBox等。这些应用迅速在海外市场走红,多款微短剧应用登顶海外下载榜单。轻体量和短时长的特征使得网络微短剧能够打开更多国际传播渠道,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力量。
(本文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