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讯)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公布两起刑事案件判决书,涉及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 SE路威酩轩旗下中国美妆业务。根据案号为(2024)沪0106刑初1037号和(2024)沪0106刑初1158号的判决书显示,三名被告因对路威酩轩香水化妆品(上海)有限公司进行职务侵占,分别被判刑两年、两年三个月、两年九个月。
《快消品》了解到,据法院判决书显示,DIOR品牌培训部高级总监应某和培训部经理崔某,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通过虚构会务费、咨询服务费和翻译项目等名义,与外部公司勾结,套取公司资金逾2000万元。应某和崔某通过利益链协作,将外部公司变成资金转移通道。他们指使第三方公司制作虚假业务订单,并与财务人员配合完成虚假费用核销,将大量资金用于个人消费,甚至包括旅游费用和子女培训费用。
此案的曝光,不仅揭示了DIOR内部管理中的严重漏洞,也暴露了外企在中国市场中可能面临的监管盲区。相较于民营企业老板的绝对控制度和国央企纪检党纪的强力管辖,外企的灰色操作往往只有本地管理团队知晓,成为相对真空的管辖区域。
LVMH集团作为行业标杆,其2024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全年收入同比下滑2%,营业利润和净利润收入也分别出现下滑。其中,DIOR品牌面临诸多挑战,销售额预估远低于集团旗下其他品牌。贪腐案件的曝光,无疑给DIOR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带来了严峻考验。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影响了品牌在行业中的声誉和地位。因此,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审计和内控流程、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已成为DIOR等奢侈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时,这也提醒了所有外企在中国市场中的运营风险。追求业绩增长的同时,必须注重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避免因为内部管理漏洞而引发的贪腐案件。只有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