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宣布今后将进一步强化对机动车排放的监管力度,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实现排放控制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A股汽车尾气处理行业内,6家上市公司或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来源:摄图网
生态环境部拟强化机动车排放监管,国七标准已箭在弦上
2025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移动源已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来源,今后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强化对机动车排放的监管力度。
其中,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介绍,生态环境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加快移动源标准制修订,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制定非道路移动机械国五标准。着力推动重型货车“退四、治五、管六、推新”。“退四”就是要加快淘汰国四及以下标准的货车,“治五”就是严格整治国五货车的超标问题,“管六”就是要强化国六货车的智慧化监管,“推新”就是要加快推进新能源重卡的替代应用。
此外,生态环境部也将持续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坚决遏制弄虚作假。
或为6家汽车尾气排放相关业务公司打开市场空间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25日,A股上市公司中,主要从事机动车尾气排放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共有6家。这6家公司分别为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凯龙高科;证券代码:300912.SZ)、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艾可蓝;证券代码:300816.SZ)、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隆盛科技;证券代码:300680.SZ)、山东奥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奥福环保;证券代码:688021.SH)、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自科技;证券代码:688737.SH)和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龙蟠科技;证券代码:603906.SH)。
凯龙高科的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及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颗粒捕集系统、碳化硅新材料、新能源CNG(压缩天然气)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和工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治理等。
2024年上半年,凯龙高科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业务收入为3.33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97.94%,该业务毛利率为9.16%。
艾可蓝主营业务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及与大气环保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符合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和汽油机尾气净化产品、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的柴油机尾气净化产品,以及符合船舶国二排放标准的尾气净化产品。
2024年前6个月,艾可蓝尾气净化产品业务收入为4.89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98.99%,该业务毛利率为22.18%。
另据艾可蓝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当期归属净利润为4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大涨320.98%至508.08%!
隆盛科技业务主要聚焦于汽车发动机废气再循环(EGR)系统、新能源和精密零部件三大板块。其中,上市公司母公司长期从事EGR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相关技术可应用于轻型、中重型柴油车、非道路工程机械、乘用车混动市场,以及天然气重卡等领域。
2024年上半年,隆盛科技EGR产品收入为3.54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33.4%,该业务毛利率为24.47%。
2025年1月24日,隆盛科技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属净利润为2.1亿元至2.4亿元,同比上涨43.03%至63.46%。
奥福环保专注于蜂窝陶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以此为基础面向大气污染治理领域为客户提供蜂窝陶瓷系列产品。公司生产的蜂窝陶瓷系列产品主要包括机动车后处理用的直通式载体、壁流式载体、船机后处理用载体,以及工业工程配套用的节能蓄热体。
2024年1至6月,奥福环保营收为1.41亿元,综合毛利率为19.98%。
中自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是我国移动污染源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公司掌握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技术、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技术、贵金属高分散高稳定技术、先进涂覆技术等环保催化材料从配方到工艺的全套核心技术,是拥有国六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技术和产品的少数国产厂商之一。
中自科技主要产品包括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和其他产品两大类。其中,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各类汽油车、柴油车辆(含非道路移动机械)、天然气车、摩托车和船舶的内燃机尾气净化。
2024年上半年,中自科技营收为7.39亿元,同比上涨7.83%。从202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来看,当期公司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业务收入为15.13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97.99%。
龙蟠科技主要从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业务已建立了集润滑油、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冷却液和车用养护品于一体的产品体系。上述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和工程机械等相关领域。
2024年前6个月,龙蟠科技营收为35.69亿元。从202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来看,当期公司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业务收入为19.03亿元,占当期营收之比为21.80%。其中,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收入为6.26亿元,营收占比为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