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命令已下达,人员进场作业,现场负责人郑卫忠明白。”接到驻站防护员的命令,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房建公寓段(以下简称长春房建公寓段)四平房建车间双辽综合工区工长郑卫忠带领作业人员、拿着工具列队进场,开始对双辽站站台进行限界测量。
扎根一线,用脚步丈量责任。郑卫忠,一位在铁路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8年的老将,他所带领的双辽综合一工区,肩负着平齐线北至保康南至泉沟9个站区房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重任,这里设备总量庞大,线路漫长,条件艰苦,是车间最偏远的班组。管内51栋“四电”房屋,分布在172公里的铁路线上。春季道路翻浆,雨季泥泞不堪,汽车无法通行,郑卫忠便带领职工抬着梯子,徒步前行。几公里的路程,他们在泥泞中艰难跋涉,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为了巡检一个基站,常常要花费半天时间。面对职工的不理解,郑卫忠坚定地说:“‘四电’房屋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咱们只有做到脑中有数,心里才有底。”
站台、雨棚限界关乎列车运行安全,测量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确保数据准确,郑卫忠在一个“天窗时间”里,要重复几百次下蹲、起立的动作。在激光测量仪使用初期,数据不稳定的问题出现了。郑卫忠没有盲目相信新设备,而是带领职工分别用激光测量仪、手动限界尺、线坠测量等多种方式反复测量、对比。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分析,终于确保了限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023年初,3名从客运段转岗的新职工加入了工区。如何让这些“新鲜血液”尽快适应岗位,成了郑卫忠心头的大事。他制定了一套独特的培养方案,根据新职工的不同特点,安排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带一”,进行一对一指导;同时,考虑到他们年龄小、熟悉电脑且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优势,重点开展驻站防护和现场防护业务培训。很快,新同事们掌握了相关技能,成为天窗作业中的重要力量。
在郑卫忠的带领下,工区的职工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他们扎根在平齐线上,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他们是铁路幕后的英雄,用平凡的工作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
(劳动新闻记者 周博 通讯员 厉姣 徐海东)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