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这个日子在俄乌冲突的历史长河中,注定将被铭记为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当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的公开表示,如果美俄总统关于结束战争的倡议谈判能够取得成果,俄罗斯将停止在乌克兰的战斗。
俄方的表态表明,俄罗斯在坚持自身立场的同时,也愿意通过谈判来寻求冲突的和平解决。这无疑为俄乌双方的和平谈判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泽连斯基的这一表态,无疑是对俄方的一种委婉“服软”。他似乎在告诉俄罗斯和美国,只要双方在俘虏问题上能够达成一致,给乌克兰一个面子,一个台阶下,那么乌克兰就愿意放下身段,开启和平谈判的大门。这种态度的转变,无疑为俄乌双方的和平谈判注入了新的活力。
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特朗普对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忍无可忍,近段时间频频对泽连斯基进行施压,甚至要求其下台前往法国居住。这种巨大的压力,让泽连斯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面对美方的施压,泽连斯基曾一度表示愿意以辞职为代价来换取乌克兰的和平,或者将乌克兰加入北约作为条件。然而,他随后的态度又突然发生了转变,表示愿意开启结束冲突的“开端”。他既想保住自己的总统宝座和地位,又不想因为坚持强硬立场而让乌克兰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
然而,和平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俄乌双方之间的历史恩怨、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问题依然存在,和平谈判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无论如何,俄乌双方都应该珍惜这次和平的机遇,以开放、包容、务实的态度参与到谈判中来,共同推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
拉夫罗夫提出的停火条件,虽然对乌方来说显得颇为苛刻,包括乌军投降、基辅完全或部分让出五个地区、乌克兰明确宣布不加入北约,以及乌克兰拥有一个主张“去纳粹”的新政权等,但这些条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此前美俄会晤中已有所涉及的内容。特朗普方面对此并未表示明确反对,这进一步增加了这些条件成为和平谈判基础的可能性。而就在同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基辅发表了重磅言论,开出了自己的停火条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在谈判中态度强硬、不切实际的泽连斯基,此次却并未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表示只要俄乌双方能够交换所有被俘人员,这就可以作为结束双方冲突的“开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泽连斯基的态度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反转呢?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俄乌双方的和平谈判取得了新的进展。美俄乌三方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共识和合作,开始为俄乌的初步停火乃至彻底停战做准备和铺垫。
2月24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或许真的将成为俄乌冲突走向和平的转折点。随着美俄乌三方的态度都发生变化,变得都高度一致希望迅速结束俄乌冲突,俄乌的和平进程已经再无任何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俄乌之间将达成停火、和平协议,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带来持久的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