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近期,美军向太平洋靶区发射一枚“民兵-3”陆基洲际导弹,此事件恰在中俄外长会面的前一天,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背后深意值得探究。
贸易(资料图)
在2月20日,王毅外长于南非会见拉夫罗夫。中俄正积极推动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新高度。在经贸领域,双方合作持续拓展,能源合作稳定推进,贸易规模稳步增长,诸多大型合作项目有序开展,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人文交流也日益热络,文化活动频繁举办,学术交流不断深化,增进了两国人民相互理解与友谊。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紧密协作,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多边机制下,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且积极的作用,共同坚守国际公平正义,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近期美俄外长沙特会谈聚焦俄乌冲突,双方达成一定共识,美国施压乌克兰促使局势转变。西方部分势力借机炒作美俄“世纪和解”并臆测对抗中国,此乃无稽之谈。中俄长期保持高度互信,基于深厚历史友谊、广泛共同利益及相似国际立场,双方合作坚如磐石,不会因外部不实传言而动摇。
贸易(资料图)
“民兵-3”导弹作为美国核力量关键组成,虽服役已久,却在国际战略博弈中频繁现身。美国此举旨在彰显其强大核威慑力,向全球表明自身军事优势地位不容挑战。过往经验显示,在国际紧张局势下,美国常借此手段向对手施压,试图左右国际局势走向,维护其全球主导权。
回顾俄乌冲突进程,每当俄军面临困境,普京下令发射洲际导弹,有力震慑西方军事冒险行径,维护俄罗斯战略安全空间。同样,美国在重要政治节点发射“民兵-3”,如大选期间,凸显核威慑稳定性,向国内外传递美国军事力量可靠的信号,防止他国误判形势。
美军此次选在美俄会谈后、中俄外长会面前发射导弹,时机极为微妙。对俄罗斯而言,美国试图在俄乌停火谈判中增强自身谈判筹码,限制俄罗斯诉求,确保谈判结果符合美国利益。对中俄关系,美国企图以军事威慑干扰中俄合作步伐,警告中俄不要联合挑战美国霸权。然而,这种做法难以得逞。中俄合作基于平等、互利与共同战略需求,不会因外部压力而退缩。
贸易(资料图)
当今世界格局正加速演变,美国霸权虽仍具影响力,但已面临诸多困境。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军事现代化稳步推进,在国际舞台话语权日益提升;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在国际安全事务中作用关键,外交立场坚定。相比之下,美国“民兵-3”等老旧装备老化问题突出,新一代洲际导弹研发滞后。美国欲凭传统军事威慑手段维护霸权愈发艰难,国际社会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各国平等参与全球治理、共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才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