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年吉祥,喜欢就顺手点个”关注“吧~



国际舞台上风云变幻,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以及特朗普与马克龙的会晤再次成为焦点。

美国废止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理由竟是乌克兰“破坏了该协议”,这一说法令人匪夷所思。

与此同时,正在美国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与特朗普的会晤也未取得共识,反而在记者招待会上上演了一场“外交暗战”。



特朗普与马克龙的“外交交锋”

会晤伊始,特朗普的迟到便给远道而来的马克龙留下了不佳印象。

这种行为在外交礼节中显得极为不友好。

在讨论俄乌冲突相关问题时,双方分歧明显。

马克龙明确表示,俄罗斯应为乌克兰的重建负责,因为俄罗斯是“侵略者”,而被冻结的230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不应成为贷款抵押品。

对此,特朗普则以一种“老僧入定”的姿态回应,拒绝与马克龙继续互动。

在记者会上,马克龙气场强大,继续谴责俄罗斯,而特朗普则全程阴沉着脸,只能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存在。

CNN甚至指出,马克龙“礼貌地驳斥”了特朗普关于欧洲对乌援助的说法。



美乌矿产协议的“闹剧”

美国与乌克兰的矿产协议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此前,特朗普曾表示希望从乌克兰获取稀土、石油等资源,甚至要求乌克兰“偿还”5000亿美元。

然而,乌克兰方面一直对协议中的安全保障条款表示担忧,认为协议缺乏明确的保障措施。

最终,白宫宣布废止该协议,理由是乌克兰“破坏了协议”,这一说法被外界批评为“强盗逻辑”。



国际社会的立场与援助

与此同时,联合国大会就谴责俄罗斯军事侵略的决议进行了投票。

结果显示,93个国家投下赞成票,而反对票仅有18票,包括美国、以色列、俄罗斯等。这一结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复杂立场。

在24日的援乌大会上,欧盟、加拿大、西班牙、瑞典等多国纷纷捐款支持乌克兰,其中欧盟捐款35亿欧元,加拿大捐款37亿美元。

这些援助均为无偿,且乌克兰可以自由支配。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如果资金不足,西方国家还将继续追加援助。



结语

美国废止美乌矿产协议,以及特朗普与马克龙的会晤不欢而散,再次凸显了国际关系中的复杂与微妙。

美国试图通过矿产协议获取乌克兰资源的计划落空,而其在外交场合的傲慢态度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以及国际社会对俄乌冲突的复杂立场,都让这场地缘政治博弈充满了变数。

美国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其国际信誉与主导地位,否则最终可能会陷入“众叛亲离”的局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