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俄乌冲突已经接近结束,相关方都开出了停火条件,普京与特朗普的谈判或将决定局势。与此同时,37国接到通知,前往基辅召开大会。俄乌的停火条件是什么?37国在这个时候开会,又有怎样的用意?

在俄乌冲突三周年到来之际,局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先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态,指出美俄领导人的直接谈判,将决定俄军是否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紧接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降低条件,提出俄方将2014年到2022年拘押的乌克兰公民全部释放,换取“冲突结束的开端”。同时,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俄美都投出赞成票,通过了“呼吁俄乌冲突尽快停火”的决议。从这些情况看,各方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那就是俄乌冲突需要尽快停火。这也意味着,俄乌冲突在持续3年后,终于进入了尾声阶段。



对俄乌冲突,有一个不恰当的类比:我住在大套间,邻居则是小平房,虽然条件完全不同,但不妨碍双方能维持友好邻居关系。如果邻居遇到情况,比如缺少柴米油盐酱醋茶,我都可以借,甚至直接送。然而,邻居要是在房间内囤积烟花爆竹,还通宵唱歌跳舞,我肯定忍不了,要用尽手段进行反制。



长期以来,乌克兰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国内的一系列问题。泽连斯基上台后,更是把“加入北约”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手段。在签署了“明斯克协议”后,乌克兰在乌东地区修建堡垒,并与北约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合作,为的就是与俄罗斯开战。泽连斯基希望通过这场冲突,给美西方递交“投名状”,从而成为西方阵营的一员。但最终的结果是,乌克兰的下场更像是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



面对这种局面,泽连斯基没有选择放弃,还在2月24日邀请37国领导人到基辅开会,讨论乌克兰的安全问题。这37国中,大部分都是欧洲国家。显然,泽连斯基把最后的希望放在欧洲身上。然而,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中,英国和法国都选择了弃权,没有动用“一票否决权”。欧盟更是在24日当天告诉基辅当局,他们“也想要乌克兰的矿产”。显然,欧洲不会给乌克兰提供真正的帮助,他们只是担心自己拿不到“利益分割”的机会。



但对西方来说,俄乌冲突打到这个程度,他们的失败已经无法掩饰了。从政治、经济,再到文化,西方阵营因为俄乌冲突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他们完全无法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还要承受能源危机、制造业空心化、跨大西洋同盟出现裂痕等问题。事实上,俄乌冲突可以被视为“小规模三战”,因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要么直接介入,要么被卷入其中。但结果是,欧洲“冢中枯骨”的现状暴露无遗,美国的“全球部署”接近破产。可以预见,现行的国际秩序即将瓦解,一个全新的框架已经在酝酿中,而我们将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