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石敬瑭以独特的“个人魅力”,
令他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一笔,
今天我们来讲述的并不是石敬瑭的戎马生涯,
而是他在成为后晋皇帝时,
断下了一个案子。
有的皇帝喜欢做木匠活,
有的皇帝喜欢修道炼丹,
有的皇帝喜欢酒池肉林,
而石敬瑭作为后晋的皇帝,
却有着和正常皇帝不同的喜好,
对断案情有独钟。
石敬瑭有一次带兵出去打仗,
在路过村庄里的农田时,
可能是战马过于饥饿,
啃食了农田里的粟谷,
农妇看到这种情况之后,
当即找到了牵马的士兵,
质问他为何放纵战马啃食人家的粟谷。
在当时的社会上来讲,
农民始终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士兵看到农妇对自己发起责难,
面色当即变得难看起来,
随即怒声呵斥起了农妇,
说自己的战马压根儿就没有吃她的粟谷,
她的这种言辞完全是在没事找事。
农妇在听到士兵的狡辩之后,
当场就不干了,
直接和士兵吵了起来,
士兵哪里受过农妇这样的气,
连骂带吓便开始了语言上的反击,
这两人的激烈争吵声也引起了部队的骚乱,
石敬瑭看到这边的动静之后,
便骑着马赶到了现场。
通过手下士官的禀报,
石敬瑭对两人争吵的事情,
算是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当即打断两个人的争吵,
自己准备来处理这场“嘴官司”。
石敬瑭想了想后说:
你说战马吃了你的粟谷,
士兵却非得说战马没吃,
战马到底吃没吃,
它自己又不会说话。
要不这样,
我先下令让人把这匹战马给杀了,
然后将战马的胃给剖开,
如果在战马的胃中找到了粟谷,
那就证明这匹战马确实是吃了农妇的粟谷,
我便下令把士兵的头给砍下来;
如果战马的胃中找不到粟谷,
证明是农妇撒了谎,
我便下令将农妇的头给砍下来,
你们看如何?
听到石敬瑭要这样断案,
士兵和农妇全都慌了,
连忙跪下来磕头认错,
说自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
即便是战马吃进去了粟谷,
这会儿将它的胃给剖开,
大概率也是找不到了,
农妇的人头肯定是保不住的。
士兵之所以这么恐慌,
这是因为战马全权由他一人管理,
但凡战马被杀死,
那么他的项上人头定然也保不住。
可石敬瑭既然做出了决定,
怎么会轻易撤回?
当即下令将战马给杀死,
果然不出大家的所料,
在战马的胃里仔细翻找之后,
并没有找到农妇口中所说的粟谷,
看到眼前的景象后,
农妇吓得脸色煞白,
不停地跪在地上向石敬瑭磕头。
可石敬瑭贵为皇帝,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下令将农妇拖出去斩首,
饲养战马的士兵也未能够幸免,
既然战马已经被杀死了,
那么他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也被下令拖出去砍了头。
石敬瑭这种荒唐的办案令人啼笑皆非,
随着这件事情被传出去之后,
当地百姓再也不敢得罪他的部队了。
其实在后世中,
也有一个人和石敬瑭的“荒唐”有的一拼,
那就是有着“三不知将军”之称的张宗昌。
在张宗昌掌控山东的时候,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
张宗昌竟然撤销了正常的传统告状流程,
亲自坐镇县衙给百姓处理纠纷。
在一天早上的时候,
一个老头拿着自己的诉状来到衙门中,
并且告诉张宗昌说自己的邻居强行占了自己的三亩农田,
张宗昌听到这番话后,
当即下令把老头的邻居叫到公堂上问话。
老头的邻居来到公堂之后,
也不敢对张宗昌有所隐瞒,
承认了自己强占老头农田的事实,
张宗昌责令其马上归还老头的农田,
并且连同三年的粮食产量,
一同赔给老头。
不过这只是他审理众多案子中的其中一个,
其他事情中不乏有荒唐的存在,
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的“千佛山轰龙王”事件便是其一。
时年山东遇到了大旱,
张宗昌下令在山东区域内广设祭坛求雨,
结果祭坛是没少设、求雨也没少求,
山东的天却依旧是红日当空,
这可惹恼了张宗昌。
张宗昌认为这是龙王不给自己面子,
自己都已经这么求着龙王,
却依旧不肯降下半滴雨水,
所以自己只能采用强硬的手段。
于是张宗昌下令,
从部队中拉出了4门大炮运往千佛山,
自己给龙王三天的时间,
如果三天之内还是不见一滴雨水,
张宗昌就会下令“炮轰龙王”。
三天时间结束之后,
济南的天空依旧是晴空万里,
张宗昌当即下令四门大炮齐发,
这四门大炮每隔半个小时,
便对着天空进行一轮炮轰,
一直从早上炮轰到傍晚才停下来。
众人在嘲笑张宗昌的荒唐行为时,
没想到在“炮轰龙王”的第二天,
济南城下起了久违的大暴雨,
并且暴雨持续了整整三日,
终于让齐鲁大地久旱逢甘霖。
张宗昌将所有的功劳,
全部给到了自己“炮轰龙王”的身上,
为此还在济南城大摆三天宴席,
以庆祝自己“炮轰龙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