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25日电 (记者王绍绍)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城市治理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
专家认为,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等问题,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此宏观背景下,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成为衡量城市治理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创新城市治理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以杭州市朝晖街道为例,该街道以垃圾分类为着力点,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在垃圾分类教育方面,朝晖街道突破传统宣传模式,针对小朋友群体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比如,播放趣味教育视频,让垃圾分类知识变得生动易懂;组织亲子参与垃圾重新分类实践,增进互动与理解;举办趣味飞行棋游戏,将知识融入娱乐,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也是一大亮点。街道众多退休居民主动投身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他们坚守岗位,耐心指导居民分类,成为垃圾分类的“代言人”。志愿者们的积极行动,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硬件设施的升级同样不容忽视。针对大件垃圾处理难题,朝晖街道重新规划大件垃圾房,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处理效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实现对垃圾投放的实时监控与规范管理;在建设过程中秉持环保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降低能耗与污染,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
展望未来,城市治理需着眼长远,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治理体系。专家建议,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科学的城市治理规划与标准,确保各项治理措施协同推进。同时,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机制也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畅通居民参与城市治理决策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