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近日在选举胜利后明确表示,欧洲必须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争取真正的独立。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的背景下,默茨的“独立宣言”可谓是直指美国对欧洲长期存在的政治操控与忽视。



默茨的观点直白而犀利——特朗普的言辞再次清晰地展现了美国政府对欧洲命运的冷漠,欧洲不仅被忽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全球博弈中的棋子被牺牲掉。默茨没有给欧洲过多的幻想,他明确指出,美国的心思早已不在欧洲,而是集中在对外强势的经济与外交操作上,尤其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再次让欧洲陷入了困境。作为德国新一任的总理候选人,默茨的这番表态无疑为未来欧盟的战略方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欧洲,尤其是德国,必须放弃长期以来的依赖美国的安全与经济体系,走向独立与自主。

然而,这样的言辞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战略困境。默茨所说的“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美国对欧洲的依赖早已根深蒂固,不仅仅是经济、军事上的依赖,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依赖。欧盟的共同市场与全球最大经济体的联系深厚,跨大西洋的军事同盟在北约框架下更是牢不可破。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摆脱对美国的控制,如何让欧洲重新找回自己的战略自主性,成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命题。

默茨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欧洲要增强独立性的声音。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欧洲对美国的战略依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的言辞屡次表达对欧洲盟友的忽视与不满,他的撤军政策、对欧盟经济的打压、对北约的质疑,都让欧洲国家感到震动。尤其是当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逐渐下滑,欧洲的战略位置也愈加被动。默茨清楚地意识到,欧洲不能再继续在美国的阴影下生存,而是必须提升自身的战略自主性,甚至开始思考欧洲的防务与外交独立性。



然而,这种“独立梦”是否能在现实中实现,仍然充满变数。默茨虽强调了团结与沟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欧盟内部分歧严重,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使得统一的外交政策几乎无法形成。更重要的是,欧洲的军事能力远不能与美国匹敌。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部署,尤其是在欧洲的军事存在,是欧洲能够安然处于现有安全架构中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持,欧洲能否在面对俄罗斯的威胁时保持足够的防御能力,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尤其是对于德国而言,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将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布局。德国是欧洲的经济引擎,但在外交与军事领域,它依然需要美国的支持来平衡俄罗斯、中国等大国的战略压力。如果欧洲真要实现战略独立,如何突破这一现状,将是未来几年内最为艰难的课题。

此外,默茨提到的另一点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埃隆·马斯克涉嫌干预德国选举。这一指控让人不禁联想到美国科技巨头在全球政治中的巨大影响力。马斯克作为全球最具话语权的企业家之一,除了在商业领域的影响力,他的政治立场和行动也深刻影响着全球舆论与政治格局。默茨的言论揭示了一个严重的事实,那就是,美国的科技与商业巨头,甚至以个人名义在政治中施加影响,已经不是新鲜事。欧洲,尤其是德国,是否能够真正摆脱这些外部力量的干扰,保持自己的政治清明,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考验。



默茨的胜选,意味着德国在未来几年可能会进入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政治阶段。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德国将如何平衡国内经济需求与欧洲政治稳定,如何在美欧关系的框架下维护欧洲自主,如何推动欧盟向更加统一和独立的方向发展,将直接影响未来欧洲的战略走向。

默茨提出的“独立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欧洲在当前全球大国博弈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欧洲能否成功实现这一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战略问题,更是对欧洲各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的考验。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并未彻底瓦解,而默茨提出的独立之路,无论从军事、经济还是外交角度来看,都充满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来说,如何平衡多方利益,如何在全球大国博弈中实现战略自主,将是未来几年内最值得关注的焦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