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蛇年出生的娃,怎么爷爷说属龙才符合传统?” 生肖的更换,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似乎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但关于生肖年到底从哪一天开始,却有着一场隐秘而持久的纷争。

关于生肖变更的正确日子,这背后可能藏着老祖宗和历代“算命先生”之间的腥风血雨!在古代,这个问题可不是小事,弄不好可要动摇国本!你肯定会说,不会这么夸张吧!那请您继续往下看。



哪一天才是生肖的正确切换时间,这事在古代毫无争议。你翻开史书就会发现,老祖宗早把这事儿定得明明白白。“正月初一”是皇家历法权威认证的新年岁首,毋容置疑。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做了一项影响后世2000多年的决定:他废除了误差大到“初一能看见月亮”的颛顼历,颁布新的《太初历》,改以正月初一为岁首,民间的十二生肖也自然应该在这一天轮换。

《史记·天官书》里有记载:“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就是说,正月初一才是新年第一天,而立春只能算节气之始。



从西汉沿用至今的农历,又叫“夏历”,源自夏朝。老祖宗把全年十二个月按十二地支排序,正月对应“寅”位,所以也叫“建寅”制。

这份历法也不是简单的“阴历”,而是结合月亮圆缺和太阳轨迹的智慧结晶,既用“朔日”(初一)定月头,又按“二十四节气”随太阳调整,保证了农时精准。商代和周代虽有过历法变更,但最终被汉武帝“拨乱反正”,沿用至今。



你若是在正月初一穿越回北宋的汴京城,肯定能看到王安石笔下“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热闹场景。在火药还未普及的年代,人们烧竹听响驱邪,喝着暖胃的屠苏酒,家家户户将绘有神荼、郁垒(原来的门神)的桃木板换新,迎接新春的到来。

直到清朝,皇家也依然严格遵守正月初一跨年的规矩。1796年正月初一的前夜,85岁的乾隆帝特意卡点退位,写下“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之诗句,次日便开启嘉庆时代。而这紫禁城的更鼓声中,可没给立春留半点戏份。



可能有人会说,我就“天生反骨”,非要选立春,或者其他什么日子跨年会怎样?不好意思,朝廷的对你处置方式只有俩字:砍头!

要知道,古代帝王又称“天子”,代天巡狩,统御万民,掌握对“天”的绝对解释权,而历法作为“天时”的具体体现,自然也被严格垄断,这也是他们权力之根本。若是放纵民间随意传播其他历法,炮制其他天文理论,那岂不是在动摇统治根基?

www.yueliang-cn.com/en/air-out
www.qunfachuanzhen.com/en/Galloping
www.yueliang-cn.com/en/Classifier
www.qunfachuanzhen.com/en/squeezIng
www.yueliang-cn.com/en/soliloquized
www.qunfachuanzhen.com/en/Exemption
www.yueliang-cn.com/en/TONGMAI
www.qunfachuanzhen.com/en/Clearance
www.yueliang-cn.com/en/Nipping
www.qunfachuanzhen.com/en/Protector
www.yueliang-cn.com/en/Mistake
www.qunfachuanzhen.com/en/Smoothing
www.yueliang-cn.com/en/Promote
www.qunfachuanzhen.com/en/Chestnuts

所以,历朝历代对于私自研习天文历法,传播“异端”学说的行为,都是严惩不贷。《唐律疏议》里记载,凡是擅自更改历法,传播“妖书妖言”的人,处以绞刑,而且还不准自首!

《大明万历三十四年大统历》更是规定,伪造历法的直接砍头,举报“异端”的人还能获得五十两白银的重赏。



不过“权力”这东西从来诱人,拥有对权力的“解释权”更是诱人,民间从来不缺天生反骨之辈。他们或炮制“谶纬”之言,鼓动民间作乱;或隐居山野,潜心研究历法,试图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什么是“天”。

唐末五代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叫徐子平,他在唐代李虚的命理学基础上,结合天干地支,炮制了出了一套自己的“子平术”,后被人整理为《渊海子平》。这套术法不同于传统的夏历,它以立春为岁首,二月以惊蛰为起始,以此类推……

徐子平的学说一直影响至民国时期,这也是正月初一和立春岁首之争的源头。



徐子平的学说能影响至今,民国时期的历代大佬们当记头功。

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一道政令,让流传两千年的“元旦”变了日子。孙中山宣布全国改用西元公历,把传统夏历的岁首元旦,挪到了1月1日过。袁世凯上台后,依旧沿用西历元旦,但为了照顾民众情绪,就添了新节日“春节”,定在正月初一。

所以,在民国以前,岁首正月初一正式名称是“元旦”,春节的叫法距今只有不过一百来年。



1930年,蒋介石上台后,直接宣布“废除旧历”,严禁庆祝农历新年。每逢传统新年,南京街头的警察都要上街巡逻,看见谁贴春联,放鞭炮就关押罚款一套龙伺候,引得民间怨声载道。连蒋介石秘书陈布雷也在日记里吐槽:民间过个节都跟地下党接头一样!

民国政府推行西历,本意是“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却意外给了江湖术士们表现的机会。在禁用旧历的二十年间,坊间私印的老黄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可能是有那么几个算命的“老半仙”,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几本残破泛黄的《渊海子平》。术士们一看,嘿,原来立春才是真正的岁首!这可是天赐的营销机会啊!于是他们随便支个摊子,挂个招牌,大声吆喝:

“列位您记住喽!公历是给衙门用的,咱们老百姓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过日子!要说属相什么时候换,那还得是正宗的岁首——立春!”

就这样,原本已经沉寂在历史角落的“立春岁首说”,借着民间对官方的抵触情绪大肆传播,“立春派”竟然在老百姓的口碑里逆风翻盘,一直影响至今。



如今,关于生肖的切换究竟是“春节”还是“立春”,每年都有人争论。但不管怎么说,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不管是过“正月初一”还是“立春”,它代表的都是一家团圆的心愿,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所以,无论你选择哪一天来庆祝,或者为宝宝定属相,最重要的始终是心中的传统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不必过于纠结哪个才是“正宗”,在家人团聚,温馨和睦的时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岁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