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总台记者报道,当地时间2月18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团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美俄就解决两国间“棘手问题”和结束俄乌冲突等达成共识。此次美俄会谈的成果,似乎给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剂“强心针”,让其在外交棋局上表现得更为活跃。就在美俄会谈后不久,特朗普在对华关系上也抛出了新动作。
路透社援引白宫官员消息,特朗普近期签署国家安全备忘录,指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限制中国在战略领域的投资。这一举措,实际上就是特朗普变相地向中国提出的“条件”。美国白宫官网发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也显示,在鼓励外国投资美国的同时,限制包括中国(含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俄罗斯等在内的少数被其称为“敌对国家”的投资者对美投资,关键领域更是被列为“禁区”,还计划扩大限制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相关领域投资。
特朗普(资料图)
从美国内部来看,这样的决策或许是出于保护本国战略产业的考量。美国一直将一些关键领域视为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重要支柱,如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能源等领域。限制中国投资,他们认为能够防止中国获取关键技术和资源,进而保障美国在这些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一些政客担心,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技术优势,影响美国的经济竞争力。
但从国际经济合作的大环境而言,美国此举严重破坏了全球经济秩序。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发紧密。中国在海外的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合作等方面,为许多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众多参与国家在基础设施完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而美国这种限制中国投资的做法,不仅阻碍了中国企业的正常海外拓展,也切断了美国相关产业与中国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合作的可能,对美国自身经济发展同样造成了损害。
面对特朗普政府这一不合理的举措,中方迅速作出回应。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就美发布“美国第一”投资政策备忘录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美方做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具有歧视性,是典型的非市场做法,严重影响两国企业正常经贸合作。
中方的回应有理有据。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理由站不住脚。在全球经济合作中,正常的商业投资行为本应基于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大多是遵循市场规律,旨在实现互利共赢,并非如美方所宣称的那样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如果按照美国这种逻辑,任意将正常经贸活动政治化,那么全球经济合作将陷入混乱,各国之间的信任基础也会被严重破坏。
美国(资料图)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贸关系向来备受关注。此前,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进行视频会晤,美方却在会晤中对中国的禁毒努力、经济失衡和不公平政策无端指责,提出无理要求,均被中方拒绝。这一系列事件表明,美国在对华经贸问题上,时常采取不合理的手段,试图迫使中国在经贸关系中作出不合理让步。
在贸易关税问题上,中方的立场始终坚定且明确。中方多次强调,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各国人民的利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美国可能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提问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方面加征关税的做法,双方应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解决各自关切,中方也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美俄会谈后的一系列外交动作,反映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复杂战略。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试图通过与俄罗斯谈判,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又在对华关系上采取限制措施,妄图在经贸、投资等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然而,这种单方面的施压和不合理的限制,不仅违背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也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上,两国的合作不可或缺。美国若继续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不合理的政策,只会让两国关系陷入更深的困境,损害双方的利益。中方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共赢的理念,希望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分歧,但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上,中方绝不会有丝毫退缩。未来,美国若想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就应摒弃霸权思维,以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与中国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秩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