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大会上的分裂:美国与世界正义、国际秩序渐行渐远
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步入了第三个年头,第79届联合国大会特此重启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就两项备受世界瞩目的决议草案展开了投票。
当日,乌克兰提交的题为《推进实现乌克兰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的决议草案最终以93票赞成、18票反对、65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此关键时刻罕见地投出了反对票。同时,美国也提出了一个简化的决议版本,然而,随着欧洲国家推动的三项修正案被采纳,美国代表最终对其自行提出的决议草案投了弃权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提案中原采用的“俄乌冲突”等表述,在修正案通过后,被修改为更为严厉的“俄罗斯联邦全面入侵乌克兰”,这一措辞上的重大调整,成为了美国选择弃权的关键因素。乌克兰的决议草案核心在于谴责俄罗斯,并规划俄乌冲突的未来路径,呼吁俄罗斯无条件撤军,但具体实施方案尚显不足。投票结果显示,欧洲国家是赞成票的主要来源,而反对票则包括俄罗斯和美国,中立国家则多选择了弃权。另一份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在经历一番波折后亦进行了投票,最终以93票赞成、8票反对、73票弃权的结果获得通过,而美国同样选择了弃权。这一系列投票进程及各方态度,不仅揭示了国际社会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存在的深刻分歧,也凸显了联合国在调解国际争端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回顾俄乌冲突初期,美国迅速站队乌克兰,对俄罗斯实施了严苛的经济制裁,并提供了军事援助。然而,随着2025年特朗普政府的上台,美国的立场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美俄之间的外交接触逐渐增多,美国开始探索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冲突的可能性。这一转变在欧洲盟友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尽管欧洲国家对此感到震惊和不满,但并未动摇其在俄乌冲突上的坚定立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欧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或将对欧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削弱北约的团结与凝聚力,加剧欧美之间的矛盾,并对俄乌冲突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俄罗斯对于联合国议案及美国反对票的态度十分明确,认为美国态度的转变是对俄罗斯立场的某种认可。俄罗斯坚决反对乌克兰的决议草案,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北约的东扩。俄罗斯或将加强与美国的外交接触,推动和平解决冲突,并提出相应条件;同时,俄罗斯还将巩固与其他支持其立场的国家的关系,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联合国大会的这一系列事件,无疑为俄乌冲突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其影响深远且复杂,涉及外交、军事、地缘政治等多个领域。
美国的反对票可能会削弱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迫使其采取更为防御性的战略,而俄罗斯则可能趁机加强军事部署。地缘政治格局也将因美国态度的转变而发生微妙变化,欧洲国家在对俄政策上可能出现分化,从而降低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曾经被誉为世界民主典范与自由灯塔的美国,缘何逐步走向公开支持侵略者、公然违背国际准则的尴尬境地?这一转变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深刻的反思与广泛的讨论。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举措中,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优先”这一核心理念如同一股猛烈的风暴,席卷全球,对现有的国际秩序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特朗普政府不仅在贸易政策上采取了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强硬立场,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引发全球贸易战的动荡;在外交事务上,更是屡屡展现出对国际法的漠视与践踏,诸如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协议,以及在俄乌冲突中公然支持侵略者、威胁受害者乌克兰等行为,无疑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严重破坏,也加剧了地区乃至全球的不稳定因素。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激进言行,不仅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遭到了众多国家的谴责与批评,同时也暴露了美国政府无底线践踏人类文明的无耻作风。在此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美国作为曾经的民主灯塔,其光芒正逐渐黯淡。在特朗普近乎一意孤行的政策引导下,美国政府正在摧毁其参与构建的大西洋宪章等现代文明国际秩序。世界面临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俄乌局部战争的范畴,而是如何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在这次以特朗普为首的极右翼冲击下,世界的文明国际秩序将走向何方?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