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釜底抽薪,焦头烂额的泽连斯基终于识时务为俊杰,愿意在资源赔付上向特朗普低头了。自美俄代表团沙特和谈结束以来,泽连斯基就彻底陷入了绝望。他所面临的压力来自两方面。其一,普京提出和谈要求,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还要承认克里米亚与乌东四州归属俄罗斯。其二,美国中断对乌军事援助,并且要求乌克兰交出一半矿产以偿还此前美国的援助。前者是割地求和,后者是丧权辱国,泽连斯基都是万般不同意。然而,随着美国副总统万斯戳中乌克兰的要害,泽连斯基终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对于“不听话”的乌克兰,特朗普及其团队自然没有好脸色。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近日在谈论俄乌冲突时明确表态,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有压倒性的实力优势,因此继续援助乌克兰已经无济于事。早在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就中断了包括援乌在内的所有对外军事援助,因此,万斯的这个说法是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然而,万斯后续的说法则直接拿捏了泽连斯基。
万斯强调,目前欧洲的军火库也已经见底。因此美国现在更倾向于推动停火,不会继续提供新的援助给乌克兰。要知道,在美国断供后,泽连斯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在欧洲。而在此前马克龙召开的欧洲领导人峰会期间,欧洲各国也达成共识,表示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如今看来,万斯一针见血地揭开了伤疤,言外之意就是欧洲也是有心无力,无法继续支持乌克兰了,这对于当下战场全面崩盘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万斯提到了欧洲军火库枯竭的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根据美俄媒体的最新报道可以了解到,自2月以来,俄军不仅在库尔斯克发动全面反击,在乌东战场也在持续推进,相对来说,乌军在两条战线败报频传,丢失了大量城市,人员和武器装备也损失严重。尤其是面对俄空天军和远程导弹的打击,乌军显得无能为力,这是因为乌军的防空系统严重缺乏弹药。
此前,泽连斯基就抱怨乌克兰还需要20套“爱国者”反导系统以及大量的拦截弹。经过前期的巨大消耗,乌军现有的“爱国者”反导系统已经打光了拦截弹,而后方补充迟迟不到,这让泽连斯基万分煎熬。
除了尖端武器之外,目前一线乌军还面临常规弹药不足的难题,这是因为西方的军工企业产能根本跟不上。早在2023年年底,法国、德国的军工企业就陆续传出生产线停摆的消息,其根本原因就是硝化棉短缺。此前,这些西方军工企业长期从中国进口硝化棉,随着“新疆棉”事件持续发酵,中方的禁令生效,对西方军工企业的供应链被切断,而欧洲本土的硝化棉制造成本高昂,产量也远远不够填补需求缺口,这就导致援乌弹药出现巨大的缺口。按照泽连斯基的说法,乌军目前有10个旅缺乏装备。
在巅峰期,虽然美欧一度为乌军提供400万枚炮弹,但乌方大部分炮弹仍需自行生产。面对俄军强大火力,缺少弹药和重武器的乌军只能不断收缩防线,战略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长期如此,乌军装备不足将使其在军事上愈发依赖西方援助,而西方援助的不确定性,也让乌克兰在战争中逐渐失去自主性与话语权。
在俄乌战场局势大局已定的当下,万斯敲打泽连斯基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方面是为了对乌克兰极限施压,促成俄乌和谈尽快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则是最大程度地压榨乌克兰的剩余价值,逼着泽连斯基交出一半矿产。
果不其然,当地时间2月20日,泽连斯基会见了白宫乌克兰和俄罗斯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向其传达了基辅与美国签署投资协议的意愿。在社交平台,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乌克兰已准备好与美国总统签署一项坚实有效的投资与安全协议。开了丧权辱国的头,可以预见,后续美俄还会狮子大开口,乌克兰也必然成为美俄餐桌上的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