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歼-10CE战斗机已交付埃及”。
但有意思的是,相对客观的德国航空杂志“Flug Revue”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埃及采购48架歼-10CE将在2026年交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大家看到的所谓“交付”的证据,其实多半是在巴基斯坦的歼-10CE照片基础上仿制的,或者是来源于珠海航展、中航工业的宣传片。
虽然埃及有媒体报道了此事,但相关消息的内容是“埃及空军可能很快就收到成都歼-10C”,而且截至目前并没有后续报道。
说白了,目前根本就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歼-10CE已经交付给了埃及。
但这并不意味着埃及没有意向购买中国的歼-10CE。从去年埃及航展上中国战斗机的亮眼表现就能看出,埃及方面似乎对中国战机颇感兴趣。
据传,双方在去年8月已签署采购协议,共计48架歼-10CE,价值约40亿美元,预计2026年开始交付。
若根据国际战斗机贸易通常20到24个月的交付周期推算,2026年交付实际上是合理的。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
德国媒体就指出了,美国和以色列肯定会想方设法来阻拦这笔交易。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埃及空军的主力是大约240架F-16战斗机,然而,美国始终对埃及的军售采取限制措施,尤其是削弱埃及空军在超视距空战中的优势。
出售给埃及的F-16大多为早期型号,不具备发射AIM-120远程空空导弹的能力,只能使用中程导弹,这在现代空战中显然是一个显著的劣势。
相反,看看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那完全是另一个层面。
不仅卖了F-35I战斗机,还提供了AIM-120D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能达到160公里!这样一来,埃及空军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自然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所以,这笔歼-10CE的交易如果真的能成行,对于埃及空军来说无疑是个大利好。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但话说回来,这笔交易能否最终落实,还真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据德媒分析,过去,埃及在采购军事装备时通常都较为公开透明,无论是法国的“阵风”战机,还是俄罗斯的米格-29M和苏-35SE,都曾在第一时间向外界公布。
但这次歼-10战斗机的采购却异常低调,甚至埃及国防部长在接受采访时也对此含糊其辞。这种转变,很可能与歼-10所配备的霹雳-15E空对空导弹有关。
霹雳-15E的射程远超美国制造的AIM-120导弹,这一技术优势使得埃及空军在中东地区的制空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考虑到以色列长期依赖美国武器在该地区维持军事优势,埃及此举无疑给其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埃及此次军购如此低调——减少外界干扰,尤其是来自美国和以色列的压力。
然而,保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完全避开美国和以色列的注意。毕竟,霹雳-15E的引入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军事和战略平衡。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对中国和埃及都是双赢的。48架歼-10战斗机及相关配套的订单价值至少40亿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出口订单。
而且,这还可能只是开始,埃及对新型战斗机的需求可能远不止这些。未来的维护、升级以及可能的进一步采购都将为中国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
鉴于霹雳-15E的战略价值,美国和以色列很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阻挠。因此,这笔军购最终能否成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埃及的决心以及中国对其的支持力度。
此外,苏丹国防部向外界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他们已经从友好国家引进了一批全新的国防装备,其中包括了尖端的现代化战机和先进的防空系统。
虽然苏丹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机型,但有不少网友猜测,这批新战机很可能就是传闻中的歼10C。
说起歼10C,这可谓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四代半战机。想当年,苏丹政府曾对这款战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出于种种考虑,最终未能立即下单。
然而,他们对歼10C的渴望并未因此熄灭。这款战机不仅性能出众,在同类战机中名列前茅,而且价格亲民——单价仅需4000万美元,比起美俄同类产品,价格几乎便宜了一半甚至更多。
对于苏丹这样经济实力有限的非洲小国而言,歼10C无疑是他们想要引进先进战机时的最佳选择。
他们无需大批量采购以组建庞大的空中机队,只需少量几架便足以执行低强度的打击任务,并借此对周边国家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回顾苏丹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内战曾一度阻碍了他们对歼10C的采购计划。
但随着内战的逐渐平息,苏丹政府有了更多的空间和资源来规划未来,特别是在军事建设方面。
可以想见,这批新到货的歼10C战机将极大地增强苏丹军队的战斗力,进而巩固政府政权。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军工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活跃在低端市场,但如今,随着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军工已经开始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歼10C等先进装备的成功出口,无疑是中国军工实力得到国际认可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