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长达四个半小时的美俄谈判在沙特举行,双方都称此次对话“富有成效”。这次会晤不仅在国际社会掀起波澜,也让国际媒体对美俄关系未来走向充满了各种解读和猜测。有人甚至预测,中俄关系可能因此出现变数。
(美俄谈判)
首先,需要了解特朗普政府在对华、对俄外交上的微妙态度。特朗普上任后,无不希望通过各种手段离间中俄关系。尽管这种“联俄抗中”的策略不时透露出一些动向,但俄罗斯似乎没有也不可能轻易走入美国的圈套。
仔细分析,美俄关系真正的障碍远非一次谈判能完全解除。并且俄总统普京还对外传递出友好讯号,表示他将会把美俄谈判内容告知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
(普京)
普京为何这样做?说白了就是让中国等国放心,美俄并没有讨论所谓的阵营问题,俄罗斯也不会因为这一次的谈判,就和美国联合起来。
事实上,在全球政治博弈中,俄罗斯更希望寻求一种多边平衡。普京清楚地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地缘战略,中国都是俄罗斯不可或缺的伙伴。因此,即便是在与美国展开谈判的同时,普京也特意向中方通报,意在安抚中国的疑虑,进一步稳固中俄关系。
那么,中国的态度是什么呢?从目前来看,中方对此次美俄谈判并未表现出不安,相反地,似乎还乐见其成。因为美俄谈判,至少在短期内,有助于推动俄乌冲突的和谈进程。对于一直希望维护地区稳定与和平的我们而言,这无疑带来了积极信号。
(中方回应美俄谈判)
不过从普京的态度来看,不管中方的态度是什么,他还是要执意向中国透露美俄谈判的实情,这样透明化的举动,就是想让中方放心,未来继续和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
既然俄方如此有诚意,我们自然也积极回应,就比如G20外长会议期间,王毅外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面了,在此期间,王毅外长也说了一句话,“无论形势如何演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这一表态也正是让俄方把心放回了肚子里,因为这明显是我们对中俄关系的回应,同样也告诉俄罗斯,未来两国还会继续保持良好关系。
(中俄外长会面)
诚然,美国近年来不断尝试通过施压、妥协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其利益诉求。然而,政策的善变与缺乏连贯性,让人难以对其形成持久的外交信任。俄罗斯当然不会忽略这一点,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对美国的“友好”保持谨慎。同时,普京手握着多种选项,比如接受中国与巴西等国的斡旋建议,这些选择都可以为俄罗斯争取到更为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