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抓项目、扩投资是开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在全省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推进会、2025年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100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427亿元,吹响了山东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冲锋号。
项目投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抓手”。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出,今天的投资强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近年来,山东统筹推进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平均每年完成投资2.8万亿元以上,推动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地生根,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可以说,作为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桥梁,项目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只有精心播种,才能长出高质量发展的“郁郁森林”。
抓项目扩投资,往哪儿投,投什么?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投资已不再局限于规模扩张,更聚焦质量与效益的提升。一个牵引性强的投资项目,往往能带来一条产业链,甚至撬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这次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50亿元以上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占总投资的36.1%,民营企业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均超过半数,“把钱花到刀刃上”的投资取向更加明显。进一步明确项目导向、优化投资方向,引导社会资源向重点领域配置,必能以投资的扩量增效,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抓项目扩投资,谁来投,怎么投?投资不仅仅是选好“种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雨露,也影响着“种子”的成长速度。从会上传递的信息看,今年山东项目投资工作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的营造。比如,聚焦“谁来投”,提出要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鼓励、引导、支持力度,让民间投资“进得来”、“有得投”、“投得好”。针对“怎么投”,提出抓好招商引资,在人才、金融、科技等方面拿出差异化、精准化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一系列举措注重质与量,统筹稳与进,兼顾当前与长远,为推进项目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进一步打开了“种子”生长的广阔空间。
投资不是目的,最终要落到提升发展质效、改善民生福祉上。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把每一个项目都做成精品,就能牢牢抓住经济发展主动权,在高质量发展大潮中赢得先机。(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