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 廖保平

联合国上演反转一幕:美国、俄罗斯、朝鲜携手反对乌克兰提案。当地时间周一,联合国大会就俄乌冲突问题的两项决议进行投票,其中最具戏剧效应的依然是美国代表:他们正忙着与昔日盟友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对峙。

恰逢俄乌冲突三周年之际,乌克兰提出的决议沿用了过去几年的做法,包括一系列谴责俄罗斯的措辞,并呼吁实现“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这项提案获得93票赞成,18票反对和65票弃权。其中最惹人瞩目的是,美国和俄朝都投出了反对票。

这显然是特朗普或者说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授意所为,这可以说是联合国大会的投票现场,上演的一幕国际政治的荒诞剧。当美国代表与俄罗斯、朝鲜共同举手反对乌克兰提出的涉俄乌冲突决议时,这种荒诞被推向了新高度。曾经以"民主灯塔"自居的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高喊的"捍卫主权"口号犹在耳边,如今白宫却与克里姆林宫、平壤站上同一阵营。这场投票不仅撕碎了美国精心编织的"价值观同盟"外衣,更暴露出其外交政策中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美国外交的"双标剧本"从未缺席国际舞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美国带领西方对俄实施极限制裁,将"维护领土完整"的旗号举得至高无上;如今面对乌克兰提出的同类诉求,华盛顿却突然对"主权不可侵犯"原则选择性失明。这种反复横跳的姿态,背刺盟友,毫无道义的举动,正在耗尽了自己的国家信用。

然而,此次美国倒戈绝非偶然,随着巴以冲突升级牵制西方精力,以及在亚太的无所作为,共和党在国会阻挠对乌军援,白宫对俄乌战场的战略耐心正在耗尽。五角大楼《2022年国防战略报告》早已将中国列为"首要挑战",美国需要集中资源推进印太战略。在这种地缘政治方程式里,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不过是可牺牲的变量。更耐人寻味的是,当欧洲国家在投票中坚持支持乌克兰时,美国却与欧洲盟友公开割席——这暴露出跨大西洋联盟的深层裂痕:欧洲追求战略自主的觉醒,与美国将盟友视为棋子的霸权惯性,正在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美国此举造成的破坏远超单一事件本身,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公然践踏自己设立的游戏规则,随意切换道德标准,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原则便沦为笑谈。当利益交易逻辑成为"国际法解释权"的唯一通行证,弱小国家除了转向阵营对抗或军事冒险,还能剩下多少选择空间?

华盛顿与克里姆林宫、平壤站上同一阵营,美国立场转变就像川戏中的变脸,与美国的百年来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美国世界警察的声誉骤降,已不再是昔日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罩着小弟,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大哥了。在特朗普眼里只有利来利往,正义在利益面前似乎一分钱不值。

联合国投票大厅的吊灯依然璀璨,但投射在地上的是已然失去公正道义国际准则的阴影拼凑的破碎图景。美国外交官在反对票落下时或许认为这只是一次战术调整,实则他们亲手拆解了冷战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最后一块遮羞布。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沦为按需定制的政治工具,真正的多边主义必须超越大国博弈的囚徒困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重建共识——而这注定不会来自某个自诩"山巅之城"的幻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